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教育 > 考研英语
中央财经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央财经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深度解析

考研试卷库>>中央财经大学各专业考研真题、试题答案详解下载及全面考研信息汇总

一、学校概况与招生体系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 “双一流”“211 工程” 高校,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体,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21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025 年硕士招生按计划类型分为普通计划和专项计划(含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学习方式涵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二、招生计划与类别详解 (一)普通计划 招生规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 1629 名(含产教融合项目 200 名)、非全日制 733 名(含产教融合项目 120 名)。 专业限制: 不招收推免生的专业:会计(非全日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 仅招收推免生的专业:金融科技、会计学、国际商务等(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产教融合项目: 金融专硕(全日制)200 名,部分培养环节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工商管理(非全日制)100 名、公共管理(非全日制)20 名,产教融合环节由北京与广州校区协同开展。 (二)专项计划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学术学位专业(除 4 个研究院外)及部分专业学位可招收,“克拉玛依专项” 面向新疆生源。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专业同普通计划,名额按报考人数比例分配。 思政课教师计划:仅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非定向就业。 三、报考条件与资格要求 (一)基本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党的领导,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学历要求: 应届本科毕业生(需在 2025 年入学前取得毕业证); 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人员(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已获硕博学位人员(在校研究生需培养单位同意)。 (二)特殊专业要求 法律硕士: 法律(非法学):本科专业为非法学; 法律(法学):本科专业为法学或获法学第二学士学位。 管理类专业: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本科毕业满 3 年、专科满 5 年或硕博毕业满 2 年。 (三)专项计划条件

报考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的考生,需满足基本报考条件,具体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四、报名流程与关键节点 (一)推免报名 学校报名:5 月 - 9 月,具体见研究生院通知; 研招网报名:9 月 28 日 - 10 月 20 日。 (二)统考报名

研招网报名

预报名:2024 年 10 月 9 日 - 12 日,每天 9:00-22:00; 正式报名:10 月 15 日 - 28 日,每天 9:00-22:00; 学历校验:未通过者需在报名确认前完成核验(港澳台及境外学历需提交认证书)。

报考点选择

中央财经大学报考点(北京)仅接收四类考生:北京高校应届生、北京户籍往届生、在京工作往届生、报考京外高校的中财应届生。

报名确认:所有考生需按报考点要求完成网上确认,逾期无效。

五、考试安排与录取规则 (一)初试与复试 初试时间:2024 年 12 月 21 日 - 22 日,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复试内容:约 2025 年 3-4 月进行,含笔试、面试,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二)录取规则 按总成绩(初试 + 复试)择优录取,专项计划按国家政策执行; 大类招生:金融学院、商学院等多个学院实行院内大类招生,统一划线、按志愿录取; 体检不合格、政审不通过者不予录取,应届生入学时未取得毕业证取消资格。 六、学费标准与奖助体系 (一)学费标准 学术学位:8000 元 / 年; 专业学位: 金融:4.8 万元 / 年,工商管理(非全日制)最高 12.9 万元 / 年(以审批为准); 会计(全日制):3.4 万元 / 年,非全日制:9.4 万元 / 年; 其他专业:1.9 万 - 8.4 万元 / 年不等(详见章程)。 (二)奖助政策

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 岗位等完善的奖助体系,具体可查询研究生院网站()。

七、学习安排与住宿政策 修业年限: 学术学位:多数 2 年,精算学等 3 年; 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3 年,其余多为 2 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为 3 年)。 住宿安排: 全日制研究生安排学院南路或沙河校区住宿; 产教融合项目金融专硕部分阶段在广州校区,北京不安排住宿; 非全日制研究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不予安排住宿。 八、重要资源与联系方式 真题获取:考生可登录考博信息网()下载中央财经大学所有年份考研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助力系统备考。 官方渠道: 研究生院官网:; 招生咨询电话:各学院咨询电话详见章程(如金融学院:010-61776040)。 九、注意事项 信息公开:所有招生动态在研究生院网站发布,不再寄发纸质通知; 专业调整:录取当年专业学制或名称调整,以入学时为准; 监督机制:学校不举办考前辅导班,严禁涉考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