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7 11:51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015-2020年)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5〕7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1月12日
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牡丹产品的系列研发和深加工水平大幅提升,牡丹产业由过去单一观赏拓展至食用、药用、保健等多个领域,特别是油用牡丹以其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特优势,显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省拥有丰富的牡丹资源及悠久的生产栽培历史,是全国重要的牡丹生产、消费及出口省份。牡丹产业已成为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和重要产业。为加快推进牡丹特别是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助推全省农业转型升级,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我国牡丹种植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湖北、甘肃、重庆、安徽等省市。在全国牡丹产业布局中,我省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8万亩,占全国的58%,其中油用牡丹52万亩,占全国的70.3%。全省牡丹种植区域相对集中,其中菏泽市种植42.7万亩,主要集中在牡丹区、定陶县、单县等地;聊城市种植8万亩,主要集中在东阿县、东昌府区等地。牡丹种植从原生地、主产区向全省适应生产地发展,日照、济南、临沂、济宁市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000亩、2600亩、1600亩、1400亩。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牡丹研发、加工、产品推广等呈现积极态势,逐步成为主产区的特色农业发展亮点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优势条件。
一是适宜的种植条件。我省地处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合牡丹生长。最适宜牡丹种植的壤质潮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土类,接近7000万亩,其中76.5%集中分布在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此外,全省有各类宜林地503.3万亩,稀疏林地396.7万亩,沙化低产田700万亩也适合种植牡丹。
二是悠久的种植传统。我省菏泽等市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我省牡丹产业发展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大影响力,菏泽作为全国油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已通过“菏泽牡丹原产地标记注册”,是目前全世界面积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基地,被誉为“中国牡丹城”、“中国牡丹之都”。
三是良好的产业基础。目前,全省牡丹特别是油用牡丹种植已初具规模,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加快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全省现拥有尧舜牡丹产业园、盛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聊城唯真国色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投产运营了国内首条年产1万吨牡丹籽油加工生产线。牡丹产品的系列开发延伸了产业链条,覆盖从初级产品到医药制品、牡丹籽油提取、化妆品、食品加工、养生酒、牡丹茶、牡丹食用菌等诸多领域。
四是雄厚的科研实力。通过政府投入和企业参与,加强牡丹科研开发及推广应用能力建设,目前,全省相继成立了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牡丹科研专家顾问委员会、菏泽牡丹研究所、菏泽林科所等科研机构。品种繁育加快,建设了国家牡丹种质资源库(菏泽)和中国牡丹新品种测试基地,进行了牡丹太空育种试验,全省已培育牡丹新品种700多个,每年都有20-30个新品种通过国家认定,牡丹籽油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发布。牡丹栽培经验丰富,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露天大田牡丹生产栽培技术,编写了牡丹栽培技术规程。
五是巨大的发展潜力。牡丹全身都是宝,除了观赏价值,蕊、花、茎、叶、根等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现已研制成功一系列深加工产品,综合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据估算,1吨牡丹籽可衍生出牡丹籽油、胶粉、营养粉、多糖等9个产品门类,可实现经济价值50万元。牡丹籽油对比花生油、大豆油,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产出效益都具有明显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者认知程度的提高,牡丹衍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二)存在问题。
尽管牡丹特别是油用牡丹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