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7 22:58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摘 要: 翻译的核心是直接翻译句子意思,而不是单独翻译某一词句,仅凭词语堆积往往无法准确描绘原句的意思,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符合译出语的习惯和使用规范,而不是在词句上要求与原句完全对等。文章基于语言艺术环境下针对日语口译的原则与技巧进行考察,提出为提高日语口译能力除应遵循必要的原则外,在译前还应掌握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和丰富的知识面,翻译中可采用语序调整、拆译、提前预测及建立笔记系统等技巧。
关键词: 语言艺术; 高校日语; 口译技巧;
从古至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语言这一重要载体,语言所承载的信息对于人类各个领域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相较语言中文字信息传递,口译对信息的传递更具直接性。口译从字面上来看是指口头翻译,主要目的是能够把传译作为手段,将译者听懂的内容准确传送给听众,同时还能够让广大听众获得讲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希望达到的效果。口译的过程,虽然对于语言信息内容的翻译准确性有着严格要求,但其表述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学问,不同的表达效果可能会改变所要传达的意思。所以,除内容翻译的准确性外,翻译技巧中的艺术性把控更是需要注意的。口译具有较强的即席性,信息覆盖面广,独立性强。口译中几乎没有任何时间仔细推敲措辞,且大多数无法接触任何参考书,要求译者在短时间内准确反复转换两种语言。因此口译难度较高,几乎无法做到完美无缺。要想做好口译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大量实践,通过实践掌握日语口译的技巧。
一、口译需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日语口译过程中需要遵循下列原则。在词语选择上应当遵循意义和美感优先原则,翻译的核心是要翻译整个句子的意思,而不是翻译某一词句,凭借词语堆砌形成的句子往往是不生动的且不准确的。翻译不是靠语言来进行含义的传送,而是从语言出发能够捕捉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在原语消失时能够尝试表达该意思,且不参照原句中所固有的形式。判断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并不是看他是否能够翻译出原语的句子,而是看是否能够翻译出原语的意思以及词句的美感,遵循这种意义和美感优先的原则。在选择译出语的词句或句式的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是否符合译出语规范和使用规范,而不是要求该译出语与原语言对等,保持一致。
(一)在删节和补正过程中遵循通顺原则。
根据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认为,语言现象是基于知觉和身体等语言之外的人的认知作用相同的概念之上的,且其特殊性在于不同语言所构筑的认知系统的表达符号是不同的,换一句话来说,尽管人的大脑认知功能相同,但由于文字符号或者声音符号作为载体语言来认知活动,在不同认知体系中认知符号不相同,因此很多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章都会提到增译或者减译这种问题,而增译或者减译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在译出语的语言体系中对原语意思或者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补正和删节。虽进行了增加与删减,但在翻译过程中,增译或者减译的同时还应当遵循通顺原则,否则该翻译不具有意义,因此,利用删节和补正代替增译或者减译这种表达方式更为准确。
(二)在语序重组下应当遵循简洁原则。
相比笔译来说,口译有其特殊之处,笔译需要反复推敲,每个字和句都要斟酌,使读者能够反复品位,使其慢慢理解,而在口译过程中要求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要求译文应当一气呵成且不能修改,听者也不能对译出语反复品味,因此在口译过程中应当遵循语句简洁易懂、逻辑清晰的原则。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一些长句变为短句,复杂结构变为简单结构。
(三)在灵活翻译的基础上遵循忠实原文原则。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来说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包括词语、句子、单词这些层面,而翻译应当在完全理解原文所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再进行,要想实现这一任务可以利用原文反过来问自己该句的意思,用原文整体大意对一些特定内容进行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够翻译到位。比如在中文中“好”的用法较为多样,对于“好”的翻译,则无法简单利用某一两个日语词汇进行翻译。
(四)在语态处理过程中遵循译出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