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教育 > 考研英语 >
@集大人,你的暑假“休”了吗?

 

明媚仲夏步入尾声

何为夏日?何为假期?

于集大教师而言

他们有自己的答案


从教学改革 到新增专业申报

从课程准备 到社会实践

一起来感受老师们

不一样的暑假生活吧!


写论文?做实验?


在平时,她是讲台上尽职尽责的人民教师;而在暑假,她是为论文苦心钻研的学者。暑假期间,来自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的蔡莉妍老师主要忙于准备下学期的课程教案和撰写、发表论文。因为研究方向存在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蔡老师除了查阅大量的资料,还常常需要到有关实务部门进行调研交流。蔡老师说:“为了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采用尽可能丰富的研究视角,并且尽可能贴近实际需要,一定要多向专业人士学习与请教。”

李志朋老师暑期交流发言

而平日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的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李志朋老师,暑假也在忙着“做功课”。李老师暑期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大概是8—10个小时,写论文、做实验、参加线上学术会议......他说:“暑假有比较完整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压力相较于平时也会更小一些,很充实!”

新观念?新专业?



“福建省内还未有一所高校开设应急管理专业,应急管理人才的供需缺口较大。” 7月19日,我校工商管理学院集中启动应急管理专业材料申报工作。申报应急管理专业是集美大学推进首批试点“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抓手。

工 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创说:“面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专业申报工作,我们的工作小组丝毫没有畏难情绪,迎难而上。”在各位老师和各部门的昼夜奋战下,如期完成应急管理专业设置申请表、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表等相关申报材料的初稿,并通过了校内专业设置专家组评议。

7月30日至8月5日系统填报期间,工作小组成员放弃暑假休息时间,每天都到学院开会,将各项申报材料精益求精。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工作小组按照国家标准,突出集美大学“工海”特色,结合多个学院的学科优势与师资力量,完成应急管理专业的申报工作。


财经学院老师参加“高校走进厦门企业”系列活动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面对福建省数字经济人才供需缺口较大的形势,财经学院也在这个暑假,完成了数字经济专业的申报工作。经过多方取经,老师们设立了数字经济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表,并且组织了三次左右的专家论证会,讨论专业的发展方案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财经学院的副院长陈蕾说:“此次申报通知时间非常紧,我们在那半个月加班加点,迅速整理我们前期多方调研的成果和材料,形成了申报所需的材料。”

除此之外,学院老师们还与厦门一家与数字经济有关的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一门数字经济的课程,这门课程将会在相关的数字化培训平台上线。


做课改?找差距?

姜永华老师带队赴华中农业大学交流

对于水产学院副院长姜永华来说,这个暑假同样是忙碌且充实的。她与团队一同申报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获学校重大教改项目立项。该项目致力于构建创新创业型水产卓越人才“三创”教育体系,为实现渔业现代化培育高质量人才,目前,项目已推荐省级申报。

同时,为加强专业建设,她还与相关教师一同赴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调研,就水产养殖专业建设、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此外,虚拟教研室建设、省级一流专业申报、新农科部分建设项目推进、推免生工作方案制定等,也都是姜老师与学院老师们心心念念的暑期“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