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6 01:31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浙江大学数字金融(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是依托经济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团队开设的双学位交叉创新班,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理科基础、扎实的现代金融理论、熟练的金融市场实务技能,具有全球视野的交叉复合型高级创新人才和优秀科研后备力量。
一、基本情况
1. 学位授予
“经济学学士+理学学士”双学位
2. 培养要求
采用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学习金融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备复合运用金融学和数学方法解决重大金融问题和挑战理论难题的创新能力。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金融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掌握坚实的数学知识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并跟踪前沿实务动态;掌握利用数学和计算机分析金融数据的理论和方法;熟练地掌握英语,具备在国际性金融机构工作的能力和在国际一流大学深造的基础。
3. 核心课程
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资产定价、量化投资、金融计量模型、经济统计软件及应用(R, Python, SAS, Stata),博弈论、衍生品与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和模型、中级财务会计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金融数学、数学建模、随机过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数据科学的数学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
二、培养特色
1. 复合交叉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方法深度融合到金融理论、金融模型、数据分析、金融实践中,打造分析与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和职业生涯护城河。
2. 小班培养
课上课外与授课老师、同班同学、校外资源有更加充分深入的互动,打造独具特色的班级学风和集体文化。
3. 顶尖师资
学习多门竺可桢学院荣誉课程,配备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专业最顶尖的师资,既有前沿的研究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4. 全程导师
从大一开始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导师,通过导师科研小组和实践领航小组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实习实践和职业规划。
5. 国际视野
国际学术大师开设原味课程,国际会议中英文学术交流,高频率中英文学术讲座,与国际著名大学开展深层次交换交流。
6. 丰富实践
与头部金融机构开展实习就业战略性合作,业界专家直接进入课堂互动教学,“经略计划”实践基地提供丰富实习实践岗位,职业规划全覆盖。
三、招生对象和规模
数字金融双学位班初次选拔面向社科大类2023级新生,招生规模为20人左右。其他大类有意向学数字金融双学位的学生,需按数字金融双学位项目的培养方案修读相关数学课程,并在主修专业确认第二轮或转专业时予以选拔。其他大类对数字金融感兴趣、并且适合学习数字金融的学生,第二轮主修专业确认或转专业时优先考虑。
四、招生要求
1. 对金融学专业具有浓厚兴趣,具有优秀的数理功底和数理思维能力,并立志成长为在金融领域具有全球视野的交叉复合型高级创新人才和潜心学术的优秀科研后备力量。
2. 具有顽强毅力和钻研精神,拥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从容应对高强度的学业和科研压力,以及激烈的竞争机制。
3. 高中阶段学习优异:
(1)高考总分名列所在省份前列;
(2)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后不低于85分;
(3)高考综合改革省市考生,物理为高考选考科目之一,并且高考数学单科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后不低于85分;
(4)高考非综合改革省市考生,对于理科生,理科综合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后不低于90分,并且高考数学单科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后不低于85分;对于文科生,高考数学单科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后不低于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