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学硕衰专硕兴 学硕要“退场”了吗?

发布于:2023-08-02 02:55    阅读次数:

  学硕要“退场”了吗?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持续扩招,这一问题被反复热议。公众对于“人才过剩”的敏感神经,似乎开始集中在学术型硕士身上。

  日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公告,从2024级开始,不再招收统计学专业(专业代码020208)硕士研究生。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也在近期宣布,不再招收软件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东北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学、公共管理学两个学硕专业也从2024年起停止招生。

  学硕不断缩招,甚至停招,已经成了近几年的趋势。反之,在规模上,专硕开始“做大做强”。

  作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两种不同类型,学硕和专硕各有其特点和培养目标。但事实上,长期以来,对于专硕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一直存在争议。甚至有观点认为,专硕是低配版、短学制的学硕。

  如何避免“学硕衰,专硕兴”成为“劣币驱逐良币”?调整招生规模,之后呢?

  专硕要占2/3

  再有几个月,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就将展开。但有的专业要从招生简章上消失了。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止个别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学硕)的招生。学还在上,专业没了,一些学生戏称自己要“绝版”了。

  这些动静,看似是高校对于自身内部学科设置的调整,其中的逻辑却不仅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就明确提到,要聚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该校去年也宣布自2023年开始停招法学学术学位、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学术型硕士的缩招或停招越来越普遍。比如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经济学院,北大国发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等。

  统招录取的学硕逐年减少,推免占比越来越大,扩招的指标主要是专硕,部分学硕专业的招生人数则直接归零。

  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正大力推进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招生比例达到14.4%。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专硕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

  在这背后,是政策的明显倾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据统计,2020年获批/加强建设后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41所高校中,共新增了105个硕士授权点,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1个。

  根据上述发布于2020年9月的《方案》,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

  此外,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

  专硕何以“逆袭”

  于是,专硕研究生逐渐就成了研究生教育主体。

  “学硕培养方向是学术研究,在我国学硕总体规模已经达到高值的前提下,学硕逐步收窄是必然趋势,毕竟学术研究不需要那么多人。”在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看来,许多学生选择读硕士也是出于增加就业竞争力的考虑,并非一定对学术研究多么有兴趣。

  尽管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停招可能是个“坏消息”,但这其实也是眼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专硕面向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专硕的需求面大,因此在研究生招生扩大的过程中,就往这个方向发展。

  而理论研究,确实也没有必要再搞人海战术。

  据《光明日报》报道,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从人才培养来看,学术硕士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除师范生外,攻读博士也几乎是必由之路。

  做学术的回归学术,其实早已明确。比如,专业硕士生在读硕士期间不能申请博士生,学术型硕士可以申请硕博连读。

  除了减少统招,增加推免,有的高校还开辟了新的选拔方式。

  2021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宣布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曾引起很大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较早从事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单位之一。

  目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全国优秀本科生直接攻博夏令营是该院预选拔直接攻博生的唯一渠道。

  而且,学硕虽然重要,但并非所有学科都需要大量的学术研究人才。

相关教程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关于

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

2024年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关于2022年硕士研究生录取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2023年博

吉林艺术学院2023年全国硕

国防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

关于国防科技大学2022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