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教育
云南:办人民满意教育 答好群众“关切题”

 

云南:办人民满意教育 答好群众“关切题”

美编 张维麟 制图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9%,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达120个、占93.02%,中小学幼儿园C级校舍加固改造工作全面完成,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特教中心实现全覆盖……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改革措施见证着过去一年云南省教育工作发展的成果。

  一年来,云南省聚焦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提速发展与优质发展并举,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突破,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综合改革蹄疾步稳

  “以前,无论下地干活,还是在周边打工,都要带着孩子,现在孩子可以就近入园,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村民李德全感慨着“一村一幼”全覆盖给自家带来的便利。2018年,泸水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一村一幼”工程全覆盖,给当地各族群众生活带来了新变化。

  针对全省基础教育发展普遍滞后的现状,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实现“每个县至少有1所一级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中心幼儿园”的目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和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工程。2018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9%和80%。基本完成“全面改薄”五年规划任务,累计开工面积1388.4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07.48万平方米和完成设施设备购置资金51.07亿元,分别占五年规划的103%、97%、103.72%。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达标率99.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预计达93.8%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左右,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9%。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合作,2018年来滇留学生规模达1.88万人。稳步发展特殊教育,实现省、州(市)、县(市、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民办教育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白名单制度。补齐短板、狠抓攻坚,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快速协调发展。

  此外,云南省出台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20项重大改革性文件,完成13项省委深改委工作台账。统筹推进了高考批次合并、高职分类考试、高职单招等多项招生改革工作。着力破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督促各地按照“免试就近入学”要求,不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方案,严格控制“择校”行为,进城务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84.1%。

  队伍建设夯实基础 人才培养提升质量

  “现在,我们很多县城教师都争着往农村调。”在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教育局局长石炳荣看来,一方面是乡村教师的差别化生活补助,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职称的倾斜,让更多的教师愿意“向下沉”。“在最偏远山村的老师比县城老师最多高1000元,同时,在农村学校评职称没有名额限制。”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10个县的27.55万名乡村教师享受了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其中,85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实现了政策实施县、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三个“全覆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支出资金8.46亿元,月人均补助523.24元。

  云南省坚持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来对待,作为教育改革的第一动力来依靠,作为教育振兴的第一要务来抓紧,着力加强各级各类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乡村教师奖励制度。启动实施“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完成1000名优秀校长培训任务。积极推进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遴选云南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职业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院校。以“国培计划”项目和省级培训项目为依托,投入中央专项资金1.21亿元,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8.2万人次。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出台《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实施细则》和《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研修访学实施细则》,首批“万人计划”教育系统入选441人,安排163名基层人才到省属高校和中小学对口培养。

  在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云南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完成全省32所本科高校12个学科门类86个专业类1515个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新增1个硕士、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37个硕士学位点、26个博士授权点,新增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1支。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0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0%,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高考改革等重点开展课题研究,新增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

  统筹提升保障水平 精准扶贫“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