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8 05:14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来源 | 慕格学术
综合整理报道
又有一起高校学术不端事件获纠正。
今年4月13日,据澎湃新闻报道:湖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6届在职硕士毕业生曹律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与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3届硕士毕业生武秀萍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不仅题目一字不差,摘要和正文也高度相似,多个段落几乎一字不差,内容高度雷同。
武秀萍论文完成于2013年4月,曹律论文完成于2016年5月。从时间上看,曹律论文比武秀萍论文完成时间晚了3年。
华东师范大学武秀萍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
湖南大学曹律硕士学位论文的封面
根据湖南大学官方微博消息,该校在澎湃新闻刊发报道后立即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开展相关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湖南大学方面表示,长期以来,湖南大学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违反学术规范行为一向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经发现严厉查处。真诚欢迎和衷心感谢媒体、社会对我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关注和监督。
时隔近两个月之后,澎湃新闻记者7月11日从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湖南大学方面已认定该校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6届在职硕士毕业生曹律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抄袭,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经湖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撤销抄袭者曹律的硕士学位,并停止论文指导教师陈竹副教授研究生招生资格三年,停招时间从2018年开始。
按理说,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在最终提交前需经过严格的查重机制,但为何还是有如此多“复制品”存在?抄袭事件曝光后,涉事学校、机构又是怎样应对的?2018年已经过半,我们来梳理一下上半年已被曝光的论文抄袭事件及其处理结果。
6月上旬,北京语言大学教师粟花发布文章,指出暨南大学2014级广告学已毕业博士生熊科伟所发表的多篇期刊论文涉嫌抄袭、剽窃,并公布大量抄袭证据。7月1日,暨南大学发布通报,撤销熊科伟博士学位。同时启动对其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追责程序。
5月下旬,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系教授、2016年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范子英,在《财经智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如何科学评估经济政策的效应?》,该文章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长聘)欧阳敏指责抄袭。范子英教授针对被指抄袭做出了说明,目前没有定论。
4月4日,媒体曝光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08届硕士毕业生孙勇的硕士学位论文与上海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06届硕士毕业生李必红的硕士学位论文《真空吸尘车气路系统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存在大面积雷同的情况。6月下旬,东北大学对外表示,已撤销抄袭者孙勇的硕士学位。相关工作人员强调,这是东北大学方面对此事的最终处理结果。
4月,中原工学院教授陶晓燕、朱九龙论文《案例教学法在技术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涉嫌“全文杂糅5篇论文,部分内容照搬”。河南省教育厅回应澎湃新闻称,已获举报,正在处理,并称“不会压着捂着”。截至目前还没有公布相关处理结果。
4月,媒体曝光天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2届硕士毕业生李庆昆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2005届硕士毕业生武欣慧的硕士学位论文。两篇论文从目录到正文内容都高度雷同,74条参考文献从书名、出版时间到引用的页码都毫无差别。李瑞锋还在论文“致谢”部分特别感谢了武欣慧。6月21日,天津大学建工学院发布通报,认定抄袭属实,撤销李瑞锋原授予学位、追回其已被授予的工程硕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