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教育
考研潮背后:线上辅导的争夺大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在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研究生招生扩张等因素的刺激下,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考研热直接带动了一些市场领域的发展,考研培训行业便是其中之一。浩浩荡荡的考研潮背后,是激烈的考研市场争夺战,在分散化的考研市场上如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线上辅导又如何超越传统机构实现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

1.考研潮背后的梦想大军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90万,比2018年增加52万,增幅达到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其中招生人数预计为72万,意味着全国报考的学生中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能够考研成功。

不断攀升的考研人数无疑增大了考研的难度,在考研热的驱动下,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也顺势带“火”了培训行业。

数量庞大的考研群体催生出了一个又一个考研辅导机构,线上线下的考研辅导团队不计其数,而形形色色的考研辅导机构针对其受众最为集中的校园市场。

下课铃声一响,伏婧拿着提前收拾好的书包一个箭步冲出了教室。今天是英语考研名师何凯文的面授课,为了抢占到好位置,伏婧马不停蹄地赶到教室,到了才发现,所谓的面授课只是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课,即便如此,教室也已经座无虚席。

“名师面授课只是一个噱头,当初我报班也是冲着名师来的,但其实一周上课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大部分都是视频网络课。”

为了弥补高考失利,早在大三伏婧便开始为考研做准备了。一开学,她便在文都考研培训机构报了英语和政治两门面授班的课程。“我报了英语和政治科目的面授班,加起来一共3800元,远程班会便宜一些。当初说的是会有名师一对一指导,但其实暑假的面授集训课也是一整个班的同学一起上,课程内容并没有针对性。”

考研潮背后:线上辅导的争夺大战

校园内考研辅导机构宣传广告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超过50%考生在大三确定考研报考的院校,在大四确定院校的占30%,大一和大二确定的仅占9%和8%左右。从考生复习方式来看,选择报班复习的占比接近31%。

校园市场成为考研辅导机构抢先争夺的主战场。于是,本科课程基本已完成,时间充裕的大三及大四在校生成为了众多考研辅导机构的盘中肉。

从考生备考时考研成本来看,在1000—3000元之间的考生最多,占比约31%,其次是10000元以上的占比为22%,3000—6000元的占比为19%。

巨大的需求拉动着考研经济疯狂滋长,火热的考研潮背后的巨大推手,正是这群愿意为梦想埋单的考研大军。

2.在线教育大佬抢滩登陆

考研辅导机构的数量不断飞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头部效应也开始在考研培训行业显现。新东方、文都教育、海天考研等全国性机构迅速崛起,以其全国性的布局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占领了行业头部地位。

自2010年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以跨考教育为代表的机构开始尝试互联网化的营销手段,这对过去那些依靠贴海报、办讲座等进行宣传招生的机构直接进行“截流”,迫使一些深扎于线下的考研辅导品牌转战线上寻找新的机会。

据考研帮《2019考研备考进度调查报告》,在2019年研究生考试的备考考生中,42.3%的考生准备或已经报名了考研培训班,另有55.6%的考生虽然不会报班,但会选择上网观看免费或低价的考研辅导视频。

随着考研培训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增,在各品牌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在线教育迎来爆发式增长,以考虫考研、沪江网校、文都在线、新东方在线为代表的在线教育玩家开始抢滩登陆。

传统培训模式下的场地、人工等成本居高不下,在线考研辅导利用碎片化学习方式,弥补线下培训班侵占大量时间的不足,无论是对考研辅导机构还是考生来说,线上辅导方式都开始逐渐受到青睐。

在抢夺生源的过程中,考虫考研、沪江网校、文都在线、新东方在线四家在策略上主要分为两类打法。

“单线”玩家考虫考研和沪江网校以线上网课为主打,专注于提供互联网教育产品及移动端服务,宣传策略上都注重大面积的广告投放及良好口碑的塑造。

以四六级英语培训起家的考虫,自2016年上半年才涉足考研培训。考虫前身为平台公司选课网,后来转型成为B2C的中国大学生直播课程品牌。

2016年起,考虫开始推出考研英语产品以及试水出国留学语培业务,2017年推出考研政治、考研数学等课程项目。目前考虫拥有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考试、出国留学和公务员考试等在线课程,其中多个课程市场占有率超过50%,是中国大学生中付费用户数量最多的在线教育公司。

沪江网校则是在2016年通过战略投资苏州研途拓展到考研培训这个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