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教育
武汉高校学生跨专业考研获香港2所名牌大学Offer

 

近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商学院会计专业14级学生禹思辰收到了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管理地产项目管理和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会计与金融、商业管理、咨询科技管理共两所大学四个专业的offer。今年八月,她将前往香港,在香港城市大学房地产管理专业开启她的深造研读之旅。

“当2所名校的4个Offer真实地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不再是四年前高考发挥不理想后那个躲在被子里哭的女孩了。”禹思辰再次谈起那段难熬的日子,眼里多了几分坚毅,少了一丝遗憾。

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在全球都享有盛誉。“到香港深造,是我高中以来的梦想。”当周围不少同学都在为找工作焦头烂额时,她跨专业成功,顺利得到香港两所名校的垂青。这一路走来的坚定和勇气,只有她自己心里最清楚。理想,好奇,自律,思辨,是她的大学四年与众不同的关键词。

自制独特课程表的专业蹭课族

大学四年里,自制详细的学习计划,报名学校的雅思培训班,利用碎片化时间看公众号文章,了解报考学校的资讯动态,时间如行云流水走过,知识也掌握得越来越巩固。“没有披星戴月的学习,更多是积累的过程。”室友都称她为奇葩、神秘人,因为在寝室很难见到她,她一般除去上课吃饭时间,其他时间都会选择待在图书馆。“就算是午睡,我也喜欢在图书馆趴着。”在她看来,氤氲墨香,沙沙翻书声,让她最为放松享受。记单词,备战雅思,专业复习,博览全书……钻入知识的土壤里,禹思辰日渐成长。

不仅如此,对知识的渴望促使着她寻求一切可能学习的机会,武大的樱花季火热的时候,步履匆匆的她只为去蹭一节名师的讲座。在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课堂上也都留下过她的足迹。禹思辰向这些学校的同学要来课程表,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一一框出,有计划地“蹭课”。她将自己本校的课程和计划要蹭的课程加在一起自制了一份独特的课程表,这8张课程表伴随了她四年的春秋寒暑。

“听讲座,蹭名师的专业课可以让我的知识面更广阔,多方面地去认识了解这个世界,培养看待问题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禹思辰笑着说道,武汉的高校很多,近水楼台先得月,要在大学四年里好好利用这些资源,积累好资本,才可以有资格抵达想去的远方。

“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忙”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这句话一直被禹思辰视为前进的座右铭。刻苦如她,从来喜欢做挑战自己的事。在考研道路的选择上,她剑走偏锋。本科会计专业出身,却选择攻读房地产相关专业的硕士。这其实与她曾经去香港旅游住宿的经历有关。

“初到香港时,亲眼看到全家四口人挤在一个30平不到的小房子里生活,除了心酸更多的是感到震惊,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微不足道,也第一次那么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去做些改变。”禹思辰的话语中流露出满满的信心和责任感,自此也坚定了学习房地产专业的信念。

从会计基础转战设计工程融资知识,从熟悉的会计专业到原本一无所知的房地产专业,很多数理方面的知识都要从头学起。抱着建筑专业书在图书馆里啃到闭馆最后一刻,因此经常错过关寝时间,在寒风的深夜里一个人等待着宿管阿姨过来开门成了家常便饭;在网上四处搜罗优秀的网络课程,从一个个精品课中挑选适合自己的教程;面对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坚持好问决疑,不惧别人的白眼和不耐……从刚上大学决定考研的那一天起,属于她一个人的千军万马和那些奋笔疾书的日常就开始了,最终都以另一种方式报以回馈。

真学霸从来不是“书呆子”

1161公里,是武汉到北京的距离,1223公里,是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一个行李箱,一叠悉心准备的考试资料,两场面试,三场考试,在31天里,禹思辰背负着梦想和行囊,辗转奔波于各个城市之间,独自一人完成了报考香港的大学的所有线下面试和笔试。

“我曾经在凌晨四点的首都机场伴月而行,也曾经在火车上就着泡面和耳机熬过漫漫长夜。”看似充满勇气和辛劳的奔波,禹思辰说起来云淡风轻。在她看来,以梦为马,凡事皆不苦。另外,这也与她从小就爱好独立、兴趣广泛有关。二十二岁的她足迹早已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数十座城市。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她说,在学校时,她就加入地铁志愿服务队,多次担任汉马志愿者,担任英语调频电台部长……不满足于此的她只要有机会就积极去更广阔的地方锻炼自己,她曾组队去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参加比赛和实践活动,还去新加坡调研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