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教育
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爆炸3名研究生不幸遇難

 

原標題: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爆炸 3名研究生不幸遇難 第A3版:重磅

據北京公安局消防局官方微博消息,昨天上午9時34分接到報警稱,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消防部門立即調派8個消防中隊、30部消防車趕赴事故現場處置。同時,北京市公安、應急管理、教育、衛生等部門和海澱區政府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10時20分,火情得到控制。

經核實,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試驗的學生不幸死亡。北京市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

此外,據北京交通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據初步核實:昨天上午事故為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上午10:20,火情得到控制,3名參與試驗的研究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難,沒有其他人員受傷。學校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小組,書記校長任組長,及時在現場組織救援、安全防護和善后工作 。因相關部門還在進一步做調查清理工作,請師生暫時不進入警戒區。

另據北交大微信公號消息,學校已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將全力做好善后事宜,並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專家推測

可能是試驗產生甲烷爆炸

“我懷疑是厭氧處理環節所產生的甲烷發生了爆炸。”一位多年從事污水處理研究的專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該專家表示,從整個處理流程來看,滲濾液污水是不會爆炸的。一般來說,在厭氧環節會產生甲烷,也就是通常說的沼氣,泄露到空氣中,一旦濃度超過5%時,遇見明火就會發生爆炸。而報道中提到的,在現場中聞到刺鼻的氣味應該是氨氣,空氣中氨氣含量在15%-27%之間也會發生爆炸。不過,“氨氣爆炸的濃度遠高於甲烷,爆炸的概率也低於甲烷。”

一污水處理企業技術負責人說,臭氧發生器環節有部分危險源,有出現爆炸的可能。

“實驗的安全還與實驗者的操作水平和規范程度息息相關。”該負責人說,高校實驗室一般都是公用實驗室,可能幾個老師帶領幾個團隊共用一個實驗室。有些學生操作水平高,嚴格按照實驗規范來做,安全性高,反之就容易出問題。有時,上一個實驗做完時,該小組的人並沒很好收尾,下一個小組來做實驗時如果存在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風險就相對較高。”

專家告訴記者,從化學屬性來說,是沒有100%的安全,隻有100%的安全防范。此外,除了學生操作水平參差不齊,還有實驗室的設備也不如工業生產設備那樣有嚴格的標准和規范,沒有那麼牢固和嚴密,“甲烷沖破設備而泄漏是有可能的”。加上現在正值冬天,北京白天溫度都在零度以下,實驗室很可能門窗緊閉,泄漏爆炸的概率比夏天大。

(責編:黃竹岩、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