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3 12:13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高考后的战场依然忙碌,上海著名高校怎么填报?-纵观上海高考录取顺序,沪上高校和清北具备优先权。博雅领军及综合评价招生在最前,之后陆续是志愿批次填报。
进入清北-上海领军博雅是重要方式,2018年北大在上海约录取98人,其中50人通过上海博雅录取(占比51.02%),清华录取95人,上海领军计划招生50人(占比52.63%)。即高考结束马上参加北清的考试,考试分数在高考出分后和高考分加权平均。
进入上海名校-主要通过综合评价录取,2018年复旦(不含医)、交大(不含医)、同济、上外的综合评价录取人数占比分别为82%、86%、58%、40%。复交综评由60%的高考、30%的高校自主选拔和10%的合格性考试共同构成。
A+的学科数量前5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和杭州:根据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大学维度:A+学科前五分别为清华大学(21)、北京大学(21)、中国科学院大学(18)、浙江大学(11)、中国人民大学(9)。地区维度:北京C-以上学科约占全国的1/8,A以上学科约占全国1/4,A+学科约占全国1/2;上海市在A-档以上的优质学科优势明显;从城市分布来看,占据A+档和优质学科数量前5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和杭州。
上海11所高校25个学科获评A+,复旦文理占优、交大工科更强:四轮学科评估显示,上海目前211大学共10所,985高校共4所。上海61所高校共有350个学科上榜,其中A级别档次学科数量仅次于北京,近50%在建学科达到全国前30%的水平,20%的在建学科达到全国前10%的水平。上海11所高校25个学科获评为A+,除了复旦(5)、上海交大(5)、同济(4)、华师大(2)4所985院校有多个学科获得A+外,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东华大学等院校的优势学科,也在此轮学科评估中斩获A+。
交大:A类学科将近70%为理工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为A+),文科进步明显(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为A类)。
复旦:学科总数略少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共有38个学科参评,23个学科获评A类(A+、A、A-),占参评学科数60.5%。人文社科17个学科参评,A类(A+、A、A-)学科12个,占参评学科数70.6%。主要集中在文理基础学科;传统的强势社会科学学科,如政治学、新闻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地位稳固并有所前进。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行业增速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