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教育
国羽队医刘翠萍,治疗伤病心理辅导烹制大餐,她给国手另一种陪伴

 

国羽队医刘翠萍,治疗伤病心理辅导烹制大餐,她给国手另一种陪伴

2017-03-29 11:55 来源:羽毛球杂志mp媒体号

原标题:国羽队医刘翠萍,治疗伤病心理辅导烹制大餐,她给国手另一种陪伴

国家队主力正在伯明翰征战2017年全英公开赛的时候,9000公里以外的北京,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里的羽毛球馆依旧照常训练。还有一些没有参赛的球员,以及各种保障人员,其中就包括队医。

队医刘翠萍正是留守成员中的一名,队员们都习惯称呼她“刘医”。对于球员心中伯明翰那片羽毛球的“圣地”,刘医却不怎么觉得稀奇和向往,“第一次去是1998年,中间去的次数我都数不清了。”突然间想起某一年的经历,因为有点模糊,刘医向正在接受按摩治疗的洪炜求证,没想到,后者毫不犹豫地回答“不知道”,因为洪炜“那一年还没有进国家队”。

这太正常了,刘医为国家队服务了20年,很容易追忆到某件事就超出了大多数球员的国家队记忆。

从年头上看,刘医绝对称得上“老队医”,但从外表看,又很难让这个形象跟她联系起来。平常,刘医就是运动服、运动鞋,再加个运动背包。1.75米的个头,细胳膊、大长腿,虽然上了岁数,但身材一点没有走样,再加上继承的那么点异族血统……身材、打扮、气质,怎么看都与传统的戴眼镜、白大褂、白白胖胖的医生形象无法重合。似乎,说她是名退役运动员更适合吧?没错,刘医的确是运动员出身,曾经是一名专业的排球运动员。退役以后才转行做了队医,20年前来到国家羽毛球队,一直为队伍服务到现在。

国羽队医刘翠萍,治疗伤病心理辅导烹制大餐,她给国手另一种陪伴

普普通通的刘医

每天,刘医的战场就是医护室,这可是除了球场之外球员“光顾”最多的地方。

每天训练开始前半小时,刘医跟其他队医一起上岗,他们必须比队员先到,要给队员们冲调运动饮料,帮忙打固定,保护身体的各个关节等等。训练开始后,算是队医相对空闲的时间,这个时候刘医可以喘口气,整理一下工作计划,但保不齐突然会闯进一名“倒霉”的球员,不小心扭到哪里,需要队医紧急治疗一下。最繁忙的时候是训练结束后,那些需要治疗的球员扎堆挤到医护室里。国家队在训练馆5楼有两个房间用做医护室,一间是“自助服务”——队员自己使用仪器治疗,另一间提供“人工服务”——队医们为队员提供按摩、针灸等治疗。训练日,两个房间几乎都是“满员”。这样的治疗一直持续到训练结束后一两个小时,等到队员都离开了,队医们才能收工。

虽说都是医生,好歹医院里上班的大夫还能有个上下班时间,周末还能休息。国家队的队医则是“早出晚归”,周六还要正常上班,太辛苦了吧?刘医给辛苦程度排了个序:在北京的训练算是最轻松的,因为晚上不用加班;离京集训累一点,通常球员晚上还要治疗,如果队员没有出国比赛任务,人员齐整的时候,治疗到晚上11点是常事;出国比赛最累,因为随队的队医不会特别多,每个人都不得闲暇,满负荷运转。

展开全文

1998年,刘医第一次随队参加全英公开赛。这项久负盛名的比赛,对于刘医来说,印象可没有那么完美。“当时,就只有我一个队医,我记得是连续去了3个国家,瑞典的比赛后去了英国。”当时还是叶钊颖、葛菲、顾俊、孙俊、刘永等人的当打之年,张军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道的。在刘医关于赛事的记忆里,全英赛给她的印象并不是哪场比赛如何精彩,而是由“叶钊颖的脖子不行”、“孙俊的腰不行了”这样的片段拼凑起来的。“当时,根本就没有时间到赛场,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所以一直要忙,直到半决赛才第一次去了赛场。”每天,从一睁眼天还没亮就开始忙活,一直到接近午夜才能躺下。刘医的感觉好像天一直都没亮过,因为她只有在开始和忙完之后才有工夫抬抬头,而这两个时候天都是黑着的。

国羽队医刘翠萍,治疗伤病心理辅导烹制大餐,她给国手另一种陪伴

非比寻常的刘医

这些经历任何一名队医都会有,算是普通吧。刘医,当然还有她不普通的地方。

当时,国家队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按摩,刘医却提出了新的方式——针灸。这种治疗在当时还挺新鲜,难免队员会存有恐惧心理和疑惑。刘医回忆道,当时叶钊颖的脖子不好,她提出针灸的方案后,叶钊颖却直言自己很害怕。好在已经尝试过的戴韫从旁开导,叶钊颖才答应试试,效果立竿见影,确实解决了她的问题,马上就能上场比赛了。慢慢地,这项治疗手段被推广,如今已经成为国家队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每天找刘医“扎扎针”的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