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2 15:06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2018年9月8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进入新时代,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迫切需求,关键和根本在教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加快建设新时代山西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到2022年基本实现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职业发展通道通畅、事权人权财权管理体制相统一、待遇保障有力,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的建设改革目标,2035年实现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的宏伟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1.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强化教师党员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加强对党员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每年开展1次教师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学校共青团要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团组织建设,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党员发展对象。
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尽快配齐思政工作专门力量,特别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加快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职教师的工作量,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实施教师队伍党建提升计划。按照学校管理隶属关系,省、市、县三级党委要加强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将所有教师党员纳入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范围。深入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优化民办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教师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务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教师党员在立德树人、做“四有”教师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职业具有公共属性,承担着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公办中小学教师具有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要强化教师的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强化社会实践参与,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山西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引导教师了解党情、国情、省情、社情、民情,强化家国情怀,热爱祖国,奉献人民,扎根三晋大地,服务山西教育。要着眼青年教师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
3.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完善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建设体系,完善教师宣誓制度,建设一批师德涵养基地,强化师德实践,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支持鼓励教师开展义务送教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教师宣传题材作品立项,推出一批反映教师新时代风采作品,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紧密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