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教育
北京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遵循“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工作方针,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将奥林匹克教育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相结合、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相结合、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相结合,以弘扬奥运精神为主题,以传播奥运文化为内容,以学习冬奥知识为重点,以体育活动、文化交流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奥林匹克教育,带动广大学生热爱奥运、参与奥运、支持奥运,激发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助力全面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坚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学校体育改革相适应,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模式,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北京实际和区域优势,根据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特点,积极挖掘、创新探索适合本区域和本学校发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冬季运动项目。

(三)坚持统筹协调: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科学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奥林匹克教育的强大合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中小学生冬季运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开放融合:加强冬季运动项目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师资培训、比赛活动和文化交流,推动冬季运动项目的普及,培育学生国际意识、开阔视野。

三、工作目标

通过推广和普及奥林匹克和冬季运动,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在校园的普及发展,夯实中小学生冬季运动基础,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逐步将冬奥会项目和竞赛知识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实践,培养冬季运动项目师资,推广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示范成果,建设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以及冰雪运动的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打造北京市学生广泛参与的冬季运动品牌,为奥林匹克教育不断积累遗产。促进中小学生奥林匹克精神的国际交融,引导他们树立奥运会东道主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展现中国学生热爱和平、友好热情的精神风貌。

四、主要任务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包括9大计划:

(一)冬季奥林匹克教育普及计划

全市中小学要将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通过体育课、体育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奥林匹克主题教育,平均每月不少于3课时。

有条件的学校要将奥林匹克知识及冬季运动项目内容纳入体育课程教学,安排冰雪项目运动课程。鼓励学校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与滑雪场、滑冰场、冰雪运动俱乐部、冰雪培训机构及其他相关社会机构合作开设冬季运动课程,提高冬季运动教学质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冬季健身运动,熟练掌握一至两项冬季运动技能。

在特教学校开设冰蹴球、模拟冰壶、雪鞋走、轮滑等适合残疾学生的冰雪或仿冰、仿雪运动项目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主题教育活动,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及冬季运动项目。

(二)冬季奥林匹克教育文化计划

1.开展北京市百万青少年“迎冬奥”系列普及推广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系列活动。组建奥运冠军宣讲团,在校园内开展冬奥知识宣讲,开设冬季运动体验课、奥林匹克教育大课堂、冬季奥林匹克教育周、冬季奥林匹克教育日、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主题班(队)会、冬令营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以及以冬奥为主题的英语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奥运博物馆等文化遗产。

2.举办以“冬奥”为主题艺术、科技系列活动

鼓励把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冬奥”文化相结合,开展以“冬奥”文化为创作素材的“音乐节”、“合唱节”、“舞蹈节”、“戏剧节”等艺术活动,以及以“冬奥”文化为主题的“科学营”、“科技节”“科技大赛”等科技活动。命名一批高等学校及中小学的文化艺术场馆为“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艺术基地”,为开展各类艺术活动提供场地保障。以冬奥为主题,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征文、绘画、摄影等活动。

3.举办以“冬奥”为主题的创新性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