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教育
“湘”约教育新时代(四):迈向教育强省的“湖南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教育改革发展述评

 

湖南全省教育大会即将召开。为营造浓厚氛围,12月10日至18日,湖南省教育厅牵头,组织媒体前往永州、怀化、长沙、湘潭等市州,深入学校、企业,就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校“双一流”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全省教育改革发展述评等4个方面的主题进行了集中采访。从12月20日开始,华声在线连续推出《“湘”约教育新时代》4期系列报道,为大会召开预热升温,敬请关注。

“湘”约教育新时代(四)

迈向教育强省的“湖南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教育改革发展述评

华声在线 通讯员 阳锡叶 记者 邓桂明 报道

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总体来讲,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步入了“上好学”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到教育大省的历史性转变,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万所,其中学前教育蓬勃发展,2017年全省有幼儿园14670所;义务教育跨越了“全面普及”和“基本均衡”两大关口;高中阶段教育步入全面普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教育”,全省普通高校数109所,4所高校入选“双一流”;职业教育“星火燎原”,目前职业院校达到461所;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近1.3万所。全省在校学生1317.8万人,在职教职工90.19万人,教育总规模位居全国第7位。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年均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4、4.2、3.2、0.58个百分点。

这是湖南教育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建设科教强省”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写了迈向教育强省的“湖南路径”。

“湘”约教育新时代(四):迈向教育强省的“湖南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教育改革发展述评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生在实训。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日前,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密集深入高校调研和出席教育工作相关会议、活动,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有观察者认为,这不仅反映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教情结,更释放了一个中部教育大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科教强省的强烈信号。

教育,在湖南人的心中,也历来有着无可比拟的位置和沉甸甸的份量。“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发端于湖南郴州的话,无比鲜明地说出了教育在湖南人心中的地位。

地处中部的湖南不沿边、不靠海,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靠什么竞争?湖南人深知: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因此,湖南历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湖南公认的一张名片,正是这一战略认知的生动反映。

2007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把教育作为增强我省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确保湖南教育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

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手中,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湖南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从人才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再次响亮地提出了“科教强省”的战略目标。

强基础、补短板、解难题,落实在办学兴校上,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湖南这个中部省份的重教力度:全省教育事业经费五年间增长了40.6%,2017年达到1516.57亿元。全省中小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省义务教育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合格学校。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基本覆盖全省,2018年获批全国首个“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

湖南的重教意志,在法律保障上也得到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修订了《湖南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此外,还出台了27个重要政策文件,极大地保障了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带动了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教。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涌现了更多的重教书记、重教市长、重教县长,许多地区把教育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