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教育
“后高考”消费也是教育契机

 

十年寒窗苦,一朝卸重负。高考落幕,孩子们经过3个月的休整将踏上新的征途。这3个月的“空窗期”,孩子们成了暑期消费的主力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导报记者发现,旅游、餐饮、购物、驾考,乃至微整形等,成为厦门考生们主流的消费方式。(7月17日 海峡导报)

其实,“后高考”时段,只是众多准大学生的人生旅途中一个暂停休息的“服务区”。对于“后高考”消费,家长不妨注意妙用。

引导孩子把钱用在紧要处。高考结束,某些意义上就是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许多孩子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未来做一个初步的“规划”。这时,家长可以提拔一些经费,教育支持孩子,恰当利用学业暂缓,时间相对空余的机会,为未来人生做些长效的资本积累,譬如学习驾驶,研学旅行等。

给孩子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几个月后,很多考生即将走进大学校园,开始独立生活,这时候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和理性消费都将走到生活的“台前”。在“后高考”消费多些的时候,家长不妨统一拨发一定量的经费给孩子,言明由他们自由支配,但总量控制,可以溯源。在出发就读之前,家长就孩子的经费使用,做一个“总结”点评,该鼓励的鼓励,该批评的批评,该下刹车的也要毫不犹豫。让孩子做到理性消费,摒弃虚荣攀比之心,毕竟,大学生陷身校园贷的“惨痛教训”已然够深刻。

一句话,“后高考”消费不能只是放纵,家长要做有心人,把其演绎成一个教育契机,成为孩子未来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