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2 00:03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原标题:从“大市”迈向“强市” 湘潭将于2019年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
今日,湘潭市教育强市三年行动动员大会在湘潭市市委举行。
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发言。
与会领导为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颁奖
会议现场。
红网湘潭4月21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胡晓春)基本建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学位满足需要,“大班额”现象全面消除。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以上……这些都是4月21日上午,湘潭市教育强市三年行动动员大会发出的强烈信号,湘潭要从“教育大市”迈向“教育强市”,将于2019年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
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肖国安,湘潭市委副书记赵文彬,市委秘书长陈忠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小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阳建民,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永珍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刘永珍对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她介绍,湘潭市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9年建成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作任务可概括为建设“10大工程”、推行“8项改革”、打造“4个特色品牌”,完成城乡教育“29个重点建设项目”任务等。
“10大工程”指教育规范引领工程:出台《湘潭市城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2017-2020年)》《湘潭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推动教育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2所;出台《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办法》《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实施办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程: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城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办法》,改造薄弱义务教育学校211所,建设标准化学校513所、教学点55个,完成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重点项目19个,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政府回购工作。高中教育品牌提升工程: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推进特色高中、综合高中建设,建立激励引导机制,不断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初中教育基础夯实工程:大力增加公办初中优质学位,切实改变民办初中学校学生占比过高的问题。高职教育特色创新工程:支持院校形成专业链深度融入湘潭产业链,引领湘潭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重点支持市域内每个高职院校建设好2-3个专业大类、2-3个专业群、3-5个特色专业,支持1-2所高职院校升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教育脱贫攻坚工程: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和体系,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政策全覆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失学辍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工程:建成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工程PPP项目,建成湘潭云数据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队伍优化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拓宽优秀教师引进渠道,加大免费师范生培养和招聘力度,建成湘潭市教师发展中心,推动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平安校园建设工程:强化安全教育,狠抓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
“8项改革”即教育发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促进政府融资平台和国有银行合作设立教育发展基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扩大教育资金来源,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改革教师编制管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中小学校内部管理、教师管理激励机制、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代学徒制试点八项内容。
“4个特色品牌”即驻潭高校校地合作深度融合发展;全国研学旅游实验区建设;学区联盟集团化办学;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建设。
“29个重点建设项目”,三年内,多渠道筹资,完成城市、农村29个教育重点项目。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000个、小学学位9000个、初中学位7500个,全面消除“大班额”。进一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扩充优质学位,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同时,建设一批品质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擦亮“学在湘潭”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