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教育
给你点儿科学的美好和思维的乐趣

 

  新文化周刊Z1版~Z4版


  封面文章》

牛角

编者按

达尔文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这话在今天也是需要推广的,人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逻辑的也好、演绎的也好、推理的也好,总之掌握这些基本方法后一般情况下人是可以做到“不惑”的。但是很可惜很多即使是受了完整教育的人也出让了这部分权力,牛角同学今天写的文章,说的就是这些基本方法,别小看这些基本方法,人类史上太多后来成为巨大灾难的事,最初都是在基本逻辑上过不去,可惜人类在关键时刻自己放弃了坚守。

过去有朋友问我,《货币的战争》值不值得一看。我没看过这本书,不过当时这本书大火,所以道听途说也知道书中的内容。主要讲神秘富豪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操控世界的,据说很多重大事件背后都有他们家族的影子。我就此武断地给朋友回复,这本书呢,当做历史小说看看可以,不必当真。这是一本典型的主张阴谋论的书籍,而我对阴谋论始终是敬而远之的。不过现实中我发现,持我这种观点的人少之又少,而热衷于阴谋论的人则多之又多。

我很喜欢看高晓松的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很长见识。不过高老师的很多观念却很神奇,比如说他讲述中日甲午海战,认为这场战争是两国在对赌国运,日本国运上行,诸事顺利,所以屡战屡胜。而中国国运下行,所以遭遇惨败。我不太理解所谓国运是什么,它是关于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这些具体元素的笼统概况呢?还是认为冥冥之中有某种神秘力量能够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呢?如果是前者,不妨换个不容易产生误解的名字,比如综合国力;但如果是后者,那恐怕就太过唯心了吧。

高老师的阴谋论讲座不仅于此,比如他认为大型体育赛事背后,都有赌博集团在操纵,国家队的比赛也不例外。再比如他认为肯尼迪遇刺这件事,背后有大大的阴谋,涉及一个叫做“共济会”的神秘组织,高老师还有幸认识了两位神秘兮兮的共济会高层。听高老师讲这段历史真有些看《达·芬奇密码》的感觉,不同的是那是小说,而高老师讲的这个,他信以为真。

有很多美国人也信以为真。肯尼迪遇刺也是美国人最热衷的阴谋论故事,因为这件事的确有太多的巧合了,这么多偶然背后要是没有点必然性,实在是说不过去。本来2013年已经到了档案解密的期限,但美国政府把这个日期向后延迟了,这简直就坐实了阴谋论的主张。而如果我们再把林肯遇刺的故事加进去,那巧合多得能让你拍案而起,阴谋!一定有阴谋!

听我详细道来。林肯和肯尼迪,当选总统时间正好相差了一百年,两个人也都在任期内遇刺身亡。暗杀林肯的凶手正好比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早出生一百年。林肯在戏院被暗杀,凶手从戏院逃到附近仓库里被捕;暗杀肯尼迪的凶手刺杀时藏身仓库,然后逃到附近戏院里被捕。这两名凶手在上法庭受审之前,都被干掉了。事情还没完。林肯总统的秘书姓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秘书姓林肯。双方的秘书都劝阻总统不要出行,但总统们都没听。还有,两位总统被刺杀那天都是星期五,致命的枪伤都在后脑勺,两位第一夫人都在刺杀现场。林肯死后,继任的副总统姓约翰逊,不用说了,继任肯尼迪的副总统也姓约翰逊—林登·约翰逊,在高晓松眼里,这位就是策划这起刺杀的元凶之一。

多得离谱的巧合,够写几十本神秘小说的了。这简直就像是发生在平行宇宙里的故事,又或者相隔百年的两群人,在神秘力量的驱使下无可选择地走向了命运的棋局。而最让人泄气的答案肯定就是,这都只是巧合而已。

喜欢阴谋论,恐怕源自于人的本能,这个本能是人对于不理解的神奇事件都想问一个为什么。寻找真实答案是个能力问题,但这并不耽误人们给自己一个答案,只要能说服自己就好了,如果还能说服别人,并显得自己冰雪聪明,那简直就太赞了。从远古的图腾到神话故事,从宗教到阴谋论,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给出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答案。科学也是。

最近在看一本书,是物理学家万维刚的专栏合集《万万没想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当然,所谓“理工科思维”只是宣传的一个噱头,其实是用科学的思维来理解世界。这本书不能算作是科普类读物,因为它并不试图告诉你世界的真相是什么,而是想要告诉你什么样的方法才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有句老话叫做“谣言止于智者”,这话的意思不是说智者什么都知道,而是智者掌握了一套思维方式,来辨识谣言的真伪。随便拿来一个事物,也许智者从未接触过,但这并不影响智者通过有效的方法做出判断。当然,智者也有各种流派,神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这本书说的是理工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