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教育 >
網友熱議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8月19日,陜西省西安市大雁塔景區附近一家餐廳的服務人員端著餐廳推出的小份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攝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從鄉村到城市,從地頭到餐桌,人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可以説,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成為最近網絡熱議最重要的話題之一。

  “糧食連年豐收,為啥提倡節約?”

  關於浪費糧食的事實,讓許多網友覺得觸目驚心。

  “你知道嗎?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為3500萬噸,接近中國糧食總産量的6%。今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可能由1.35億人增至2.65億人,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每一粒米都值得被好好珍惜。反對浪費,厲行節約,你我共同做起!”8月19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出這樣的號召。

  央視新聞同樣發出了這樣的號召。8月13日,其官方微博曬出六張圖,上面分別列出這樣的事實——“全球每年約有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人面臨饑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據統計,我國每年被損耗和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接近於中國糧食總産量的6%”;“我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在我國,大型聚會食物浪費率達38%,學生盒飯有1/3都會被扔掉”;“據測算,2015年中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就高達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這條微博,獲得了3900多人轉發。

  事實上,這幾個事實,都成為了微博熱搜話題。

  比如,“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話題,在微博上有2.9億閱讀;“中國人在外吃飯平均每人每餐浪費93克糧食”話題,在微博上有416.9萬閱讀;“節約糧食從我做起”,閱讀2209.1萬。

  “糧食連年豐收,為啥提倡節約?”中國經濟網提的這個問題,引起不少網友關注。而這家網站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原因一,餐飲浪費率高達11.7%;原因二,糧食産後損失高達數百億斤;原因三,糧食消費長期處於緊平衡;原因四,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原因五,節約是傳統美德更是新風尚。

  實際上,放眼世界,糧食問題的形勢並不樂觀。

  央視財經官方賬號總結了世界範圍內的糧食危機。“近日,聯合國公佈的一份報告,再次為各國敲響警鐘。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在2018年,大約有11%的美國家庭已經處於‘糧食不安全’的狀態。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美國部分州,近一半的受訪者報告,新冠肺炎大流行威脅了食品安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還使全球糧食供應鏈面臨巨大壓力。一些糧食出口國為求自保,紛紛出臺限制甚至禁止糧食出口政策。此外,嚴重的蝗災也在威脅著非洲和南亞的一些國家。”

  “一餐飯背後的時間”

  一粒糧食飽含滴滴汗水,一張餐桌傳承優良品德。

  “一餐飯背後的時間”,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網站上被廣大網友轉發。在這張製作精美的圖片上,詳細算了筆賬。製作筷子,需2小時;製作勺子,需2小時;製作碗,需12小時;種植水稻,約需2400小時;種小麥,約需5760小時;養一條魚,需4380小時;養一隻蝦,需要2160小時;養一頭豬,需4320小時;養一頭牛,需8760小時;養一隻雞,需1080小時;養一隻鴨,需720小時;種植生菜,需2400小時;種番茄,需4320小時……而一頓有海鮮炒飯、魚湯、鹹水鴨、紅燒雞翅、番茄牛腩、煎包和甜點的飯,所有食材和製作加起來至少需要66201個小時。

  一個農民在田裏插秧,邊上出現一行字“粒粒皆辛苦”;一個大米缸,邊上出現一行字“餐飲食物浪費,每年約上千萬噸”;一碗飯,邊上出現一行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一個笑臉,一個盤子,上面寫著“光盤行動”……“日前,河北省遷安市遷安鎮第二初級中學教師王旭東用一幅幅沙畫作品,倡導大家要厲行節約,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新華網的秒拍視頻,展現了這樣一個教育場景,引來數千網友關注。

  同樣,“一粒米到達餐桌需要多少勞動”,則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帶動下,成為微博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