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9 10:06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元培学院 访问学院网站
院长寄语
鄂维南 教授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圳特区”。目前,落后的本科生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们建立一流大学的主要瓶颈之一。它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专业课程任务重、专业分得细、方向窄、规定得死。这极大地限制住了学生自由探索和思考的空间。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作为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元培学院担负着探索出一条新的、适合北京大学长远发展的教育模式的重任。经过多年的探索,北京大学和元培学院已经具备了把元培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向下一个层次的条件。从今年开始,元培学院将逐步推出一套整体的、全方位的、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具体说来,元培学院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院系特色
提供自由选择专业的空间
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一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是这个任务的重中之重。当你新的一天的工作开始的时候,你是带着一种期盼的心情,还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大学阶段的学习、探索和选择。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大都是那些对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充满热情的人。所以,作为元培的学生,在元培学院的前两年,你将有充分的空间来思考对你一生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什么才是你最感兴趣的?什么才是你最擅长的?什么才是未来对于你最有前途的?元培学院也会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提供自由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业是否成功,不仅在于他懂得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怎样面对他所不懂的。而后者不仅在于他自己学会一门课,读懂一本书的能力,更在于他能否善于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出他所最需要的东西。要培养这种能力,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让学生从被动地服从详尽的教学计划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去主动地寻求他(她)们所感兴趣的知识。元培学院将采取如下几个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1)赋予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通过对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在内的各类课程的缩减和整合,把必修课程的总量降下来。
(2)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讨论班等方式去自由探讨,相互学习。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是大学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课堂学习。
(3)要求学生从大三开始就接触研究课题,并在毕业前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这不但会培养学生做研究的能力,也会推动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新的东西。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加强博雅通识教育
元培学院强调全面发展。元培学院的毕业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同时也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学生不仅仅能够踏踏实实做事情,也应该善于交流、善于组织和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除了加强博雅通识课的教学以外,元培学院还将通过组织国际交流,开设讨论课,完善住宿学院管理机制等方法来逐步完善其博雅教育体系。
设置面向未来的新专业并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从今年起,元培学院将设置整合科学专业。其目的是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相互打通并作内在的整合,以培养既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又对生命科学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学科有深刻了解的人才。元培学院将组织全校最好的老师来教授相应的课程。
2014年整合科学专业实验班招生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及标志之一是生命科学与数、理、化、工程、信息等定量科学广泛与深入的交叉融合,将由此引发的“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正在拉开帷幕。一方面,工程和物质科学给生命科学领域带来新的方法、工具、思想和概念;另一方面,作为研究大自然中最复杂形式(生命)的一门学科,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也必将给其它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由此而产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概念,将带动生物技术、医药、环境科学、生物工程和能源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对人类文明及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学科的分割局面、较单一的知识结构和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这一新型的创新需求。如果简单地以选修现有各类学科课程的形式来培养“通才”,学生们所获得的通常只是各类知识的简单叠加,难以产生对科学系统、深入和融会贯通的理解。近年来,一些国际一流大学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开始推出一种全新的“整合科学”本科生培养计划,其宗旨在于打破人为造成的传统学科之间的藩篱,培养新一代的跨学科创新性人才,其培养的第一届毕业生立刻成为各一流大学研究生项目的抢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