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三百位志愿者将中国童书翻译成十余种语言

时间:2020-04-16 09:0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三百位志愿者将中国童书翻译成十余种语言

绘本《等爸爸回家》日文版

三百位志愿者将中国童书翻译成十余种语言

绘本《不一样的春节》英文版

三百位志愿者将中国童书翻译成十余种语言

绘本《打怪兽的10个方法》西班牙语版

  生命树童书网自4月初上线以来,已有来自53个国家近20000次的访问量。该网站上线了全球抗疫童书互译共读项目推出的11种图书,《写给孩子的病毒简史》《不一样的春节》《打怪兽的10个方法》等一批中国原创抗疫童书,以各种语言形式陪伴各国儿童共同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童书互译共读助心相通

  “致中国出版人:如果您已经出版新冠肺炎童书,恳请您捐出国际版权;致译者:如何您精通中外文翻译,恳请您免费将获捐的新冠肺炎童书译成外文。”2月29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张明舟在他的个人公众号里发出一封“募请函”。短短1个月,张明舟收到了50余家出版社和作者绘者捐赠版权,十几个语种300多位译者报名,他们一起为全球抗疫童书作品进行免费的公益翻译和上线推广。“我相信中国人身上的善意是巨大的,大家满满的善意让我分外感动,”张明舟说。

  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张明舟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买了些口罩捐给武汉少年儿童图书馆,但数量有限,他深感这样的帮助还远远不够。

  张明舟看到视频里有个孩子说:“我不要老闷在家里,我要出去和病毒玩儿。”还有孩子看到妈妈要去抗疫前线,紧紧抱着不撒手,“你要是出去染上病毒,我们就都完蛋了。”孩子们的恐惧和焦虑让他难过极了。

  作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张明舟接到过80个成员国家发来的微信、邮件,对中国遭受疫情表示诚挚慰问。他同时也注意到,来自海外的声音有善意的,也有抱怨、批判、无端指责的,还有隔岸观火的。

  与此同时,为帮助孩子们缓解焦虑,了解新冠病毒,了解疫情,中国出版人不断推出图画书、儿童诗等。张明舟说:“抗疫童书无疑是先行者,它们可以将中国善意传递出去。”他说,面对疫情,国外没有办法了解我们,但我们有办法让他们了解我们。心相通始于童年,我们负有这样的使命。于是,他于2月29日发出了全球抗疫童书互译共读项目的倡议。

  上外高翻200师生集体“接单”

  全球抗疫童书互译共读项目凝结了出版人、编辑、作者、译者、绘者、专家、设计师、网络技术人员的智慧,汇聚了300多名志愿者的善意和汗水。“300人的团队夜以继日,不取分毫,真正像是一个作战部队一样”,张明舟说。

  项目共收到免费捐赠作品60部,这其中就包括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捐赠的《写给孩子的病毒简史(彩绘本)》《等爸爸回家》。该集团董事长何龙说,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作为地处武汉的专业少儿出版社,克服重重困难,策划了一系列为“战疫”作贡献、体现“战疫”精神的选题计划,这两本书便是首批成果。而听闻张明舟倡议的项目,集团更是决定第一时间加入,“这也是我们湖北少儿出版人的初心与使命,而且当我们与图书作者沟通时,他们都是毫不犹豫地同意捐赠版权的提议,”何龙说。

  从免费捐赠的60部作品中,专家遴选评出了11部重点推荐作品。国家图书馆少儿图书馆馆长王志庚担任图书遴选组组长,他说:“中国孩子能读的,外国孩子不一定能读。再比如儿歌、海报、挂图等不好翻译,因此我们进行综合考虑,选出适合在国外传播的童书作品。”在他看来,这些被选中的童书在故事讲述、绘画艺术、装帧设计等方面有可圈可点之处。据他介绍,其他38种童书将以中文版形式陆续向全球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团队成员有八成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团队,3月7日,200名师生接到首批翻译任务。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霍比特人》译者吴刚说:“如果全是来自社会的志愿者,无法保证语言的丰富,还是需要有经验的核心团队来完成更有保证。”接到任务后,师生们行动迅速,20个微信工作群一两天内搭建完成,而吴刚的手机则从此以后从早到晚“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