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16:07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9月21日,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承办的“犀牛奖——首届大学生文化衍生品设计大赛”正式拉开帷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刘暾东副院长、新华社厦门支社苏杰社长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幕式。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刘暾东副院长致开幕词。他表示,希望本次比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设计师参与,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作为承办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将通过多方努力,力争把本次大赛办成公平公正公开,富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国际赛事。
近年来,随着国内文化IP投资的持续升温,人们对文化衍生品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中国文化衍生品产业正处于萌芽发展时期,专业人才的匮乏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首届“犀牛奖”以中国传统文化“天时”为主题,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天时的理解,用设计语言重新勾画现实生活中的商品,打造富含文化特色并具有市场孵化潜力的产品,拓展中国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培养创新性人才,挖掘专业性人才。
本次大赛也得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的支持,同时也将邀请国内知名的权威学者和业界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委员会,对相关参赛作品进行专业评审。
此次“犀牛奖”征集活动覆盖国内外2000余所高校、近800万在读大学生与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群体,预计参赛设计选手达10000人。这对探索中国文化衍生品市场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本次“犀牛奖”的评审方式也将打破人们对“比赛”的既定印象。本届大赛的作品类别分为产品类与概念类,涵盖文教用品、文创产品、文化礼品、家居用品、时尚穿戴、平面设计、交互设计等多方面内容。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所有参赛作品都将在大赛官网上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的监督。
大赛的入围赛时间为2018年11月28日至2019年10月27日,采用在线征集作品的方式,由“网络评审与专家点评”进行评选。在入围赛中获奖的所有作品直接进入总决赛,角逐总额达50万元的大奖。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