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15:58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我的城市我做主 共谋长春2035”权威访谈
对话同济大学教授沈清基:长春城市布局非常舒朗 要以生态智慧引导构建韧性城市
当下,城市规划不再是陌生词汇。众所周知,一座城市要想拓展更多城市功能,更具特色发展潜力,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必不可少。
那么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当中,该如何在新的发展条件下进行城市功能升级?又该怎样以生态智慧引导构建韧性城市?
问题抛出,答案在哪儿?大家伙儿别着急,大咖来了!
日前,在“我的城市我做主 共谋长春2035”权威访谈期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清基在接受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采访时,便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答案。
沈清基接受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专访
蓝天白云的长春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盛夏的长春,处处有风景。我们了解到,这不是沈老师第一次来长春。和此前相比,印象中的长春发生了哪些变化?
沈清基:这是我第五次来长春,最直接的感受是长春的蓝天白云,拍照画面很漂亮。一个城市在同样的景色下,如果有蓝天白云的映衬,那种感觉跟有污染的天气完全不一样。还有就是长春建筑也是很漂亮,沿街的建筑单体和建筑群、轮廓线、建筑色彩给人第一感受都很好,非常喜欢。
城市规划要吸取经验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报告,且在表述中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并强调,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您认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落实呢?
沈清基:这个题目很大,我谈点浅见。城市总体规划是我们城市人类应对整个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挑战,在城市及其影响区域范畴内加以应对所做的一种人类期望和期待的综合规划类型。第一个,要对人类的人居环境或者城市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要有所了解,就是要把人类的文明,关于城市发展的精华,知识经验都要有所了解,吸取经验教训,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要跟我们国家发展的背景,以及整个发展的愿景,包括党中央对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指示和精神,这些都要有密切的呼应,甚至要把它作为指导。
第三个,每个城市都要它的特殊性,要对这个城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包括城市本身发展的演变过程以及风土人情,自然生态环境的各种状态。接下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要对城市里面所在的人进行一个研究。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一样,诉求和生活方式也不一样。比如长春,和我们南方的上海、深圳、广州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前一阵我去了一个山东著名城市,按当地人讲这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但是当地人说,很奇怪到了晚上9点多,在公共场所和开敞的公共空间就没有人了,这就反映了他们这个地方的生活方式。深圳、广州晚上10点钟可能才刚刚开始夜生活,所以对人的理解与了解,对生活方式的掌握,对搞好一个整体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整体规划要做好,还有非常多的内容要考虑。
雕塑加绿地具有高度智慧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浪潮中,目前长春市正在开展几个大的生态项目建设,如串湖建设等。那么在长春期间,有没有哪些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沈清基:这次来长春非常有幸参观了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参观以后印象很深很好。据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过去这里是河流的下游,垃圾遍地,环境非常差。通过建设,脏乱差问题得到彻底治理,同时又为老百姓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游憩绿化环境。
另外,还发现整个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运营,都非常先进。例如公园完全是免费。我们知道国内外有些湿地公园都是要收费的,长春这种做法完全是为老百姓考虑,这是一个好做法。还有就是公园里面,有世界各地的雕塑,把雕塑这种艺术品跟绿地加以联系和共同布置,这种做法具有高度智慧。老百姓在欣赏自然环境的同时,又能享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经验。
生态智慧城市建设要融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