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巴南区家校合力打造教育新生态

时间:2020-03-12 00:0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近日,巴南区第三届家长节系列活动在巴南掀起阵阵热潮。

  家长节活动自10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区中小学10万余名师生积极参与。从家校共育论坛、家长育人课堂、专家主题讲座,到“亲子互动”体验、弘扬“家风”活动,到与社区互动。家长节的成功,只是巴南打造区域特色的家校共育新生态的一个缩影。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巴南区充分发挥政府带头、学校龙头、家庭基础、社会平台“四位一体”教育作用,形成家校共育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和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

  转理念、赋能力

  搭起家校“连心桥”

  “孩子上小学了,怎样才能做到有效陪伴?”

  孩子一哭我就没辙了,我就习惯妥协,正确的方法该是什么?

  新学期开学,鱼洞四小一群“大朋友”们争相抛出自己的疑问,认真聆听着属于他们的开学第一课。未来,他们还将更多地“进学校”“进课堂”,学会有效陪伴孩子,一起度过最美童年时光。

  从家长教育入手,形成家校合力,提升育人质量,已经是巴南教育生态的一部分。

  “近年来,家校共育早已不是新概念。但如何界定边界,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还有待理清边界。家校合作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巴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早在多年前,立足于完善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巴南区教委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组织评选中小学家校共育示范点的通知》等6个文件,从区域层面理顺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关系。

  家校共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孩子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家校首先必须心连心。《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每一个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期盼,但常常是‘空有一腔热情,无处下手’。”正如一位家长所言,大多数家长都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有效方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巴南区从转变家长育人理念、提升家长育人水平出发,区妇联一道组建了区级家庭教育讲师团,独立组建了巴南区名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服务队,逐步完善了353所家长学校。

  经过多年探索,一大批行之有效的家长教育模式在巴南遍地开花。鱼洞二小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一线专家为家长答疑解惑;鱼洞四小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资源,帮助家长走进孩子内心;巴南小学通过短信、QQ、微信等多种渠道定期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解决困惑……

  见真章、看实效

  和谐家校“手牵手”

  临近下午放学时间,巴南鱼洞新华小学三年级(2)班学生家长刘星准时来到学校门口,今天是他担任“家长护学”的日子。戴好工作牌后,刘星和其他几位家长一起,从维护现场秩序到核实家长信息都一丝不苟,直到把最后一位孩子交给家长。

  在巴南,像刘星一样参与和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遍布每一所学校。

  在巴南区看来,“家庭和学校是一对教育者”,缺一不可。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家长广泛且深度地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既是加深家校理解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沟通共同育人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巴南区不断完善由家长义工、家长督学、家长顾问等组成的管理队伍,逐步完成353所学校的校级家委会建设,规范了3000余人的区校两级家庭教育宣讲队伍,开放办学,保障家长在教育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例如大江小学首创家长督学制,让家长们走进校园、食堂、教室、办公室等了解和监督学校工作。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