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目的的缺失:一代男孩成长中最大的问题

时间:2020-03-11 23:0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面向男孩的现代教育应该有哪些内容?怎样培养具有独立意识和领导力,敢于担当的强大男孩?在父职逐渐被消解的当下,父亲应该如何成为男孩的榜样?为什么说要给予男孩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拥有健康融洽的家庭关系?又该怎样让男孩懂得纪律和规则,使他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本文摘自《三联生活周刊》文丛“新家庭”系列第二部《孩子,愿你成为你自己》,由澎湃新闻经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

迪恩·瑞德的一生非常精彩。二战的时候,他是轰炸机飞行员。在一次轰炸柏林的任务中,他的战机被炮弹击中,战友死了,他一个人一瘸一拐穿越德国北部边境,到达大海,准备游到挪威,但被德国兵俘虏,那时候他才23岁。在德国战俘营中度过战争的剩余时间后,他回到家乡,娶妻生子,养家糊口。

“我不想做英雄,只想做一个男人。”80岁的他告诉自己的女婿迈克尔·格瑞恩。迈克尔是一名家庭治疗师,美国著名的男孩研究专家,当时他正在写一本书,叫《男孩的目的》。

半个世纪前,男人对于“什么是男人”有一种朴素而明确的理解——身为男人,必须独立、坚强、有勇气、敢于冒险。

今天,绝大部分的男孩不再像迪恩那样长大。他们不必年纪轻轻就上战场,杀敌,逃命,入狱,忍受肉体与精神的折磨。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丰厚的物质条件和父母的过度保护麻痹了他们的努力。但成人世界的压力从没有减少过,所以他们越来越不愿意长大。作为男性的一些基本人格特质没有在他们身上得到鼓励和培养,反而在不断丧失,甚至走向偏执。他们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知道做一个男人意味着什么。如果愿意,二三十年后,他也许能成为一个男人,但有些男孩永远也不想长大。

迈克尔医生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系统是这种全球性的“男孩危机”的根源——在课堂里“安静坐着,读书,写字,举手提问,认真做笔记”的教育方式,从本质上就是适合女孩而不是男孩的。

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发育状况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优于女孩,不过这些优势在学校里没有得到发挥,而是被要求学会如何握铅笔或画笔。男孩天性好动,不愿意安静地坐着。而学校里绝大部分老师对于男孩与女孩之间的这些性别差异毫无意识。

从表面上看,男孩的问题似乎是因为女孩的竞争压力所致。100年前也是实行同样的教育方式,但那时只有男孩能接受教育,男孩跟男孩竞争,所以问题并没有暴露出来。当然,那时候的男孩也是讨厌上学的。

其实,男孩一直是男孩,是学校对他们应该如何行为举止的期待改变了。自从女孩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她们在语言、性格方面的优势很快就显现出来。在小学里,女孩的乖巧被视为黄金规则,男孩被当成“有缺陷的女孩”被教育。从1978年开始,美国大学女生的成绩已经普遍比男生优异。

动物学家很早以前就发现了,青年大猩猩打架,不只是为了争夺食物和母猩猩,更是为了建立自己在族群中的地位。它们总是选择对抗,而不是示弱。心理学家说,相似的进化驱动使得男孩很难在中学立足——和大猩猩一样,他们决不愿示弱,尤其是公开示弱,亦不肯承认自己需要帮助。

于是,受了挫折的男孩形成一种可怕的刻板印象——上学是女孩和书呆子干的事情,强硬、有攻击性才是有男性气概的。于是,他们与学校之间越走越远,宁可沉迷在电子游戏里。

在美国,高中辍学率高达30%,其中大部分辍学的是男生。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政府还在呼吁,要举全国之力,帮助女孩提高科学与数学成绩。

现在,美国女孩在学业表现上一路领先男孩,2009年拿到硕士学位的女性是男性的1.51倍,甚至在数学等传统上男孩遥遥领先的学科,男孩领先优势也在快速缩小。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在美国各地,女生在学习方面似乎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而男生则像古希腊一样日趋衰败。”

中国的数据更加惊人:10年间,女大学生在校人数比例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女硕士的比例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女博士的比例提高了15.9个百分点。

100年前,不是每个男孩都要上大学才能成功,他们可以选择做一个好丈夫,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正派男人。他们可以去工厂,或者当学徒、做生意。但今天,教育变成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根据美国2005年的统计,一个年轻男人如果没上过大学,他的收入不到大学毕业生的一半。他被解雇的风险比大学毕业生高3倍,离婚、犯罪、无家可归的概率也更大。据统计,在美国15~17岁的青少年中,进青少年惩戒所的男孩数量是女孩的8倍多。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