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川派中医 往日荣光如何重来?认识中医了解中医 才能爱上中医

时间:2019-12-06 16:0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11月28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四川中医药条例(修订)》(下称《条例》),从媒体上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钦安卢氏医学扶阳学派传承人卢玮很开心,“这说明我们川派中医越来越受重视。”卢玮说。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称谓,自汉代涪翁开始,历朝历代名家辈出,对中医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但作为一个已传承了五代的中医流派最年轻的传承人,卢玮明显感觉到,现在的群众对中医文化的知晓率、认知度不足,川派中医的影响力也在下降。

  曾经辉煌的川派中医如何恢复往日荣光?中医之乡如何成为中医之“香”?□本报记者黄大海

  现状

  年轻人对中医越来越不感兴趣,一些中医流派也在不断消亡

  今年26岁的卢玮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专业是中西医结合。“受家庭影响,上中学时就对中医很感兴趣。”卢玮说,“但身边相信中医的青年朋友比较少,对中医历史、文化了解得更少,一旦生了病,大家会首选西医。”

  年轻人选择中医的比例低,这并不是卢玮一个人的感受。“相较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和小朋友选择中医的比例要高一些,这是我们在行医过程中的直观感受。”成都市青羊区中医医院副院长索颖说。

  从外在角度看,相信中医的人少了,而从内在角度看,一些中医流派的消失,也是川派中医影响力下降的重要表现。

  最近两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杨殿兴一直在做一件事——主持出版川派中医名家系列丛书。“再不搜集整理可能会有更多文献流失。”杨殿兴告诉记者。搜集整理相关材料的过程中,杨殿兴发现,很多流派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但因种种原因,资料和学术观点如今都难以找到。“时代久远些的如汉代涪翁,相关著作没有流传下来,近现代的一些中医医学流派,也有因传承人去世早等因素导致学派消失的现象。”

  阆中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程萧寒认为,中央和省上对中医药发展传承在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中医药的规划上都制定了指导性意见或强制性规定资金和项目建设上也有了一定的扶持,但这些利好或扶持,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县级,效果却大打折扣,这里面有政策、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

  原因

  忽视经典与实践,现代中医教育与实际有脱节

  总结川派中医影响力下降的原因,受访者主要提到了三方面的原因:宣传的缺失导致公众对中医的误解、教育与实际的脱节、中医理论知识的传承方式导致一些学派难以传承。

  “社会上对中医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医文化的传播。”对于中医药,很多质疑的焦点在于理论不成体系且不能被重复验证。杨殿兴认为,这都是误解,“中医经过上千年发展,已经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医更多是‘治未病’,且更多是从整体入手,见效不如西医快,加之西医的理念与现代人更接近,因此年轻人生了病更愿意看西医。”

  而从教育角度看,杨殿兴认为,中医药学的精华在于相关经典著作中,古人学习中医,往往是从熟读中医药的经典著作开始,再加上个人领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生。而现在的学生,学习内容多、任务重,往往抽不出时间来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

  而一些中医流派的消亡,则与中医的传承方式有关。卢玮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钦安卢氏医学扶阳学派是在家族内部传承,目前家里学习中医的人很多,每一代仅指定一名传承人。“我父亲学西医,我学中西医结合,如果不是对祖传的理论知识有兴趣,恐怕我们的学派也难以传承。”

  建议

  中医学者应走进大众,中医经典应走进课堂

  叫响川派中医,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公众对中医的了解和信任度,几位受访者其实都提到了加强对中医知识的宣传。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