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

时间:2019-11-13 09:3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

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從我國面對的新形勢新任務出發,從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的高度,對黨的十八大以后攻堅克難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

市場經濟是在人類社會長期發展進程中自然形成的經濟形式,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如果從原始社會末期商品生產、交換萌芽開始算起,市場經濟的孕育、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如果從資本主義社會市場經濟成為社會主要經濟形式算起,至今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人類長期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反映的是市場經濟的一般法則。資產階級曾經充分利用市場經濟的作用,“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斐然,舉世矚目,其原因很多,但通過改革開放,逐步從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漸次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調節作用”“基礎性作用”和“決定性作用”,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配置資源之所以有如此效果,是因為市場機制具有自動調節功能。市場機制包括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最基礎的機制,價格水平上升,既刺激增加供給,又會抑制需求﹔價格水平下降,既會引起需求增加,也會引起供給減少。市場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其變動則受供求的影響,供大於求則價格下跌,供小於求則價格上升。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商品生產者之間必然展開競爭,努力提高技術、改善管理、提高效率。這樣,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共同作用,不僅實現了資源配置的客觀比例,而且推動了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價值規律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以此為基礎,商品實行等價交換。價值規律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又包括兩重含義:一重含義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另一重含義是指社會總勞動量按一定的比例用來生產某種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由此決定,資源配置也有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資源在同一部門內配置﹔另一個層次是資源在社會各部門配置。不管哪一個層次的資源配置,都是由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決定的。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經濟規律,認定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實際上也就是肯定價值規律是資源配置的一般規律。

肯定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並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定地遵循這一規律,是經過反復探索克服種種片面思想認識得出的。在長期計劃經濟條件下,人們認為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資本主義的,隻有計劃決定資源配置才是社會主義的。經過改革開放的實踐探索,自1992年開始,計劃和市場都是資源配置的手段成為人們的共識,在集中全黨全國人民智慧的基礎上,黨的十四大將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提出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進一步確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要求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利於進一步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

如果說肯定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並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遵循這一規律,是《決定》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人類文明成果的借鑒和傳承,那麼“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則是《決定》從我國實際出發,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有利於進一步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

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前的經濟理論與實踐中,人們對於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關系的認識,基本是“零和”思維:要麼是市場經濟,要麼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不能搞市場經濟,搞市場經濟就不是社會主義。肯定我國的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對傳統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和創新。在此基礎上,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則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已有理論的進一步重大創新。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