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毛利率六成的知网:从打假工具到被质疑对象

时间:2019-11-02 15:5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毛利率六成的知网:从打假工具到被质疑对象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0日电(赵佳然2月19日,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声明称,因存在学术不端情况,决定撤销2018届博士生翟天临博士学位。此前,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也宣布对翟天临作出了退站处理。

  一个月前的翟天临肯定没有想到,当初一句“不知知网”让自己陷入质疑,人设崩塌;而他更想不到的是,作为“打假”工具的知网,如今也因涉嫌不公平收费、知识垄断等问题,成为了新的关注焦点。

  充值余额不能退,大学生告赢知网

  “只要写论文,必会上知网”,这几乎已成为所有当代大学生的共识。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1999年,其前身“中国期刊网”由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清华同方发起,四年后更名为“中国知网”。

  知网介绍显示,其所发布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覆盖了学术期刊、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等信息资源,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每日更新约1万条。

  而最近,知网却被一名大学生告上了法院。该名学生因需付费7元而在“充值中心”里充了50元,但剩余金额却不能退回。于是,他将中国知网的运营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撤销最低充值金额限制,并退还账户全部余额。

  据媒体报道,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法院已判定中国知网充值中心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法院认为,该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来源:中国知网

  中新经纬了解到,中国知网的充值方式有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9种方式,充值金额不能自定义,最低50元,最高3000元;而只有“移动短信”功能支持最低0.5元的充值金额,但仅限于移动手机号段,且在一些省份不能使用。

  另外,网站中明文规定称,帐号余额不支持任何途径的退费功能,此前已有多名学生在网络上求助“知网怎么退钱”,但却无解决方式。

  对此,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对中新经纬表示,知网的这种设置属于消费者俗称的“霸王条款”,是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相背离的。他认为,此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还涉嫌加重消费者责任、免除自身责任,属于无效条款,故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剩余的金额。

  然而,从法院判决后至发稿日,知网仍未对收费方式作出改变。除了状告胜诉的那位学生之外,其他用户的余额依然无法转出。

知网对于余额退订的解释

  收费年年高,知网毛利率达六成

  作为业界权威的内容资源增值服务平台,知网的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的财报显示,2017年,知网主营业务收入9.7亿元,毛利率为61.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6亿元;2018年上半年,知网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毛利率为58.83%。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免费浏览、下载知网上的论文,背后却是学校承担着高额费用。随着报价一年年上涨,学校的经济压力也在不断加重。然而,为了保持延续性,学校不得不无条件接受涨价。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发布了知网停用的通知。校方称:“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不成功。这些年来,CNKI公司涨价幅度过大的行为已经收到全国很多高校的抵制,包括许多知名的985高校。”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但在不到1个月后,武汉理工大学又重新订购并恢复开通中国知网数据。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同年3月也曾贴出即将停用知网的通知,称“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当时,北大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知网的购买费用涨价过高,已超出了图书馆的预算限额。

  同方知网的一名销售人员对媒体透露,中国知网的总体覆盖率比同为数据库的万方、维普好很多,而且对高校的覆盖率要大于对企业的覆盖率。一位知网管理人员表示:“知网并没有所谓的定价规则,每年的定价是根据当年文献量、核心资源、独家资源等等而定,同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版权问题等。文献多了,价格自然上浮。”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