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郑州住宅限高80米 容积率不得高于2.9

时间:2019-10-30 22:0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陈骏通讯员熊伟

    在此前限制“高容积率、高强度”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再次降低新审批住宅类建筑高度、容积率,要求城区住宅建筑高度不得高于80米,容积率不得高于2.9;为避免城市碎片化发展,明确规定中心城区拆迁区域面积10亩以下的地块,原则上不再进行出让开发建设,可用于公园绿地、市政公用设施或体育设施建设;提出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室外综合健身场地,要按照球类场地和广场舞场地分开配建,解决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健身空间交叉问题……

    4月29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对新修订的《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下简称《技术规定》)对社会进行发布,为未来城市居住区的宜居程度,提供来自规划审批条件方面的保障。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再修订

    早在去年6月7日上午,原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就曾召开过新闻通气会,对《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修订版)》的修编情况进行说明。

    是时,为了避免城市住宅变身“鸟笼”,限制“高容积率、高强度”开发模式,2018版的《技术规定》就明确提出新审批住宅类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得高于100米。

    在上述规定执行数月后,《技术规定》再次迎来修订。

    对此,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研员杨卫民表示,今年年初,住建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下简称《居住区标准》)以及《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为了将上述两个新标准中以营造宜人的生活环境为中心,调减住宅开发强度,落实“5分钟”生活圈布局,创造绿色出行条件,满足居民对健身场地、公园绿地、居家养老需求等内容落到实处,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再次对《技术规定》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调整居住区分级规模,建立三级生活圈

    想弄明白新版《技术规定》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宜居性方面的改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关于居住区“个头儿”大小方面的全新标准。

    据了解,依据新版《居住区标准》,按照居民在合理步行距离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形成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居住街坊四个等级,也取代了过去“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分级,突出了居民能够在适宜的步行时间内到达集中配建的公服设施,“一站式”满足相应的生活服务需求。

    据介绍,新的生活圈居住区分级标准如下:居住街坊对应人口1000~3000人,用地约2~4公顷;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居住人口0.5万~1.2万人,服务半径为300米;10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5万~2.5万人,服务半径为500米;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5万~10万人,服务半径为800~1000米。

    搞清楚这样的分级后,我们接下来分别看看在《技术规定》针对不同分级,给与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要求。

    新建健身场所,广场舞大妈和篮球青年不再“争抢地盘”

    下班后能够在“家门口”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对于不少人来说都是考察、选择住所时的一项“必选项”。但家门口有限的健身场地,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而言则显得“众口难调”:年轻人喜好打篮球、羽毛球,中老年人则希望有个空地跳跳广场舞或者散散步。为此,不同年龄群体因争夺“锻炼场地”而爆发冲突的新闻也时常爆出。

    对此,新版《技术规定》对于日后“家门口”健身场所的规划,提出了基层健身场地“分级配建”的要求。其中,居住街坊要求配建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170~450平方米;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小型多功能球类场地770~1310平方米和室外综合健身场地150~750平方米。这一要求也实现了球类场地和广场舞场地的分开配建,解决了社会热议的年轻人球类和中老年人广场舞的空间交叉问题,提升了体育锻炼的舒适性、安全性。

    更大区域的10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则要求配建1310~2460平方米的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15分钟生活圈则需配备3150~5620平方米的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同时,对老年人、儿童活动设施要求严格落实无障碍设施,确保居住区全龄化发展,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便利性、舒适性需求。

    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幅增加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