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01 03:52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20年前,“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一个名为“corperia”的互联网平台上开设了一门付费课程,每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彼得·德鲁克便在电脑的另一端,用带有浓重维也纳口音的声音评论道“非常正确”或“很好”。
20年前,“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一个名为“corperia”的互联网平台上开设了一门付费课程,每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彼得·德鲁克便在电脑的另一端,用带有浓重维也纳口音的声音评论道“非常正确”或“很好”。
彼时“在线教育”的概念尚未成型,这家平台也并不成熟,或者说只是一种尝试。但当时,90岁的彼得·德鲁克却坚定地判断在线远程教育将是未来的教育趋势,在他看来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试想一下,如果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利用互联网,在短时间里获得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那将缓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缩小教育差距。”
“一语成真”。2010 年,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成功运营,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随后,随着美国三大 MOOC 平台大额融资的强烈冲击,全球性的在线教育投资热潮愈演愈烈。
2013年被公认为中国在线教育的元年,这一年,互联网巨头开始运用自己强大的流量优势,布局在线教育行业;传统教育机构通过并购、合资成立在线教育公司,布局在线教育市场。与此同时,诸如哒哒英语等新兴平台应运而生。
五年时间,产品迭代升级与资本运作共同发生,一方面是落寞者被兼并消亡,另一方面是独角兽企业的显现。现在,已无人质疑在线教育的行业规模和市场前景,外界更为关心的是,在经过一轮淘汰赛后,已有巨头之姿的在线玩家们,如何能在这胶着的竞争态势下快人一步。
一周之前,哒哒英语宣布品牌战略升级,英文logo从“DaDaABC”升级为“DaDa”,并强调以“陪伴”作为其新教育理念。通过本次品牌更新,哒哒英语希望展示出“与用户建立更强的情感联结”的形象。
在发布会上,DaDa(哒哒英语)创始人兼CEO郅慧给出自己的思考,她说,在幼年时期,儿童需要与更多熟悉的人和事物接触来获得安全感,并依此来构建认知,实现自我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在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关系逐步原子化的今天,陪伴本身也正变得越发稀少与珍贵。“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情感连接,连接我们的老师、家长、家庭,希望我们会成为中国小朋友成长的过程当中非常专业有爱的陪伴。”
言下之意,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在线教育不应仅仅只是教育,也要起到情感陪伴的作用,而情感的联结这将是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DaDa(哒哒英语)品牌升级意味着竞争升级
在线教育没有成为例外。和其他新兴产业一样,在线教育经历萌芽、虚火、冷却,在今年又一次迎来爆发。
时间退回四年前,业内流传一个数据:每天有2.6家在线教育公司诞生。一年时间,近千家在线教育企业诞生。
巨头们也没有停歇,BAT在这一时期全面完成了他们对于在线教育平台的布局。淘宝对在线教育的嗅觉更灵敏些,2013年8月,淘宝同学上线;2014年4月,腾讯课堂上线,同期QQ用户的“查找”框,除了“找人”、“找服务”、“找群”外,可以直接查找“课程”;8月,百度全资收购传课,原有的度学堂与传课合并。新东方、好未来、学大、华图,甚至包括龙文等传统教育龙头,或早或晚,或先或后的,全都涌向在线教育。
然而大战爆发之时,恰逢资本寒冬。2015年,随着中国创业浪潮在顶峰遇冷,在线教育这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瞬间从高点迈向低谷。
强悍者生,弱小者死。龚海燕二次创业91外教宣布失败,为在线教育创业敲响了警钟;有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因为B轮融资失败,黯然离去;更有小马过河无奈承认破产、惨淡退场。
但还是有创业者顽强活了下来,并且经过几年蛰伏,迎来了行业的再次爆发。今年年初,DaDa(哒哒英语)宣布获得1亿美金的C轮投资,投资方为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和好未来。
如今回过头来看在线教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四年的跌宕发展为行业的再次爆发埋下伏笔。一方面在线教育在这四年里完成了产品升级,另一方面完成了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
在线教育发展初期,在线教育机构大多将视频会议软件直接用于虚拟教室或直播教育,但AI、云存储、语音识别、互动直播等技术在这一两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技术的进步,让还原线下学习模式变得可能。于是教育模式从之前的视频录播发展到千人大课的直播,再到1对1等新兴教育方式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