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朱邦凌:任正非号召华为向衡水中学学习

时间:2019-10-30 06:2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我们公司的战略预备队都在学习衡水中学的精神。他们改变不了教育制度,就要适应教育制度……我们公司也改变不了社会环境,也改变不了大世界,也改变不了美国,我们就要向衡水中学学习,建立适应社会的方式,我们也跑步。战略预备队在华为大学学习,学员大多数是博士、硕士、至少受过高等教育,包括世界名校毕业的,在非洲等世界各国的基层工作几年、做出杰出成绩的人员到华为大学受训,受训以后再回去,再受训再回去,让他们一层层自己走上来,他们都要向这些中学生学习,为这个国家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公司为什么推崇衡水中学的教学?华为大学上课,要先看衡水中学学生跑步,为什么?一个中学生能做到的,华为大学为什么做不到?很多人不认可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但怎么就不允许人家应对呢?衡水中学至少把孩子们的意志提升起来了”。

  衡水模式,也称衡水现象,是衡水中学适应当前高考制度而形成的一种应试教育模式。不少人的评价是,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如同一座高考加工厂,学生如同工厂中的机器不停运转,在备战氛围和题海战术中失去了创造力,备受社会争议。虽然其升学率在当地相当高,多数考生仍然是少数高考状元的陪衬和这种模式下的牺牲品。

  作为“衡水模式”的标杆,2014年,衡水中学向北大、清华输送70人,并占据河北省高考前200名中的一半。数年来,衡中保持着优异的高考成绩。在其带领下,衡水各中学的高考成绩也突出于河北其他地市。再之前,从2008年至2011年,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北大278人。2015年,“衡水现象”备受瞩目,衡水中学不仅在当地招生,还吸引周边地市的大量“尖子生”。

  网络上流传的消息是:7月19日,衡水中学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指出:当前,全国都在学习衡中,学校的压力很大,老师们的担子也很重。所以,大家要有本领恐慌,要不断学习进步,不能因为取得了成绩就放松,越是领先越要更加努力地去工作。2019年: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是275人;2018年: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是214人;2017年: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是176人;2016年: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是139人;2015年: 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是119人。2013: 衡水中学104人考入清华北大,独占清北大招生人数的80%。2011年:衡水中学有70人考上清华北大;

  最近,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在北大第二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上演讲时表示,价衡水中学不能盲人摸象。我们改变不了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那么就要适应。适应不是消极妥协,适应是一种能力和智慧,适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很多东西都是衡水中学改变不了的,包括我们生源外流的时候,我们被动挨打的时候,改变不了外界残酷的竞争,改变不了别人,怎么办?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所能做的就是要自强,改变自己,首先从改变精神,改变心态开始。人的精神力量非常强大,我们提出了要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的理念,当领导班子和教师的精神面貌改变了,我们发现学生也就改变了,一切都在逐渐变好。衡水中学的崛起就说明这样一个问题。

  衡水中学校长表示,任正非5月21号接受了一个采访,我们没想到他会提到衡水中学,而且是以这样的方式提的。他说华为的战略预备队都在学习衡水中学的精神,华为大学都在学习衡水中学的跑步。什么是华为大学?很多都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回到华为大学再深造,让这些人学习衡水中学,为什么?我觉得他说到了点子上,学习衡水中学的精神。我觉得一个企业、一个学校都是相似的,成功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地方就在于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当大家抱怨我们把优秀学生招走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衡水中学是如何从一所破破烂烂的学校实现成功逆转的,靠的就是一种精神。应该好好研究衡水中学成功逆袭的经历,帮助更多的薄弱学校发展起来。用艰苦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都不应该被嘲讽。

  本文转载自“朱邦凌”,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金融界网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名家专栏。
邮箱地址:mingjia@jrj.com.cn,咨询电话: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