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圆桌对话:教育投资要回归本质 未来可能诞生超10家独角兽

时间:2018-10-13 15:5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报道:其实我们VC投的就是未来,未来最终落到是什么?是人才。

  2018年4月23-25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投中资本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价值的力量”,来自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汇聚一堂,对当前行业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在名为“资本回暖助力教育行业变革”主题的论坛上,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基因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健、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任新征、景林股权投资合伙人袁春、几何投资合伙人钱鹏飞分享了看法。本场论坛由LB Investment执行事务合伙人庞云星主持。

  以下为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资本回暖助力教育行业变革”论坛精彩实录,投中网整理。

  现代教育的投资逻辑与机会

  庞云星: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LB Investment的执行合伙人庞云星,很感谢大家在投中第二天的会议最后一场还能坚持到现在,坚持的都是真爱。

  我们的论坛是“资本回暖谈教育的变革”,我希望在最后一个环节,也给大家剖析大家对现代教育市场的看法,投资逻辑以及投资机会。

  如果是上海的朋友们,可能被前两天的文章荼毒了,说民办学校的改革,是不是孩子要面临二次的选择。人们面临升学的焦虑。一家知识付费创业公司前段时间说,本来产品应该上线,结果没有,最后发了一个道歉通知说:不好意思我们预估可能有两万人,我们有15万人,我们的系统崩溃了。

  今天一个大的议题是“焦虑”。今天我们把焦虑放下,所有人仔仔细细想我们教育投资这个事儿。

  从第一个话题,请五位嘉宾,首先从第一个点,我们落到变革。所以我们要落到互联网,落到新科技,你们怎么看现在教育的创新变革与发展?然后也介绍一下你们所在机构和投资体验。徐总先开始。

  徐诗: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山行资本,山行资本是2015年创立的,我本人之前在网易做了七年高管,本身也做过教育产品。我们基金从2016年开始持续关注教育赛道,因为我们觉得确实到了一个拐点。现在整个在线教育市场的渗透率在7%以下。消费升级后,你看这一代的80后、85后家长发生很大改变,他们非常注重效率,也很在意自己的个人体验,从外卖定单的指数级增长就可以看到,他们对在线教育的付费上已经越来越开放。家长的教育,从供给侧无法给到三四线用户这件事儿,他们觉得是一个需求存在。

  从政策层面会孕育出一些新的机会。我们在教育赛道投资逻辑上,主要看中几件事情:一个是效率,一个是体验,一个是服务。怎么去看呢?K12依然是很大的市场,因为从2014年代、2015在线英语教育,我们看到不仅是一对一还有大量一对多,今年会有很多创业公司超过10亿规模。细分领域公司,像在线英语启蒙教育这样的,我觉得存在大量机会。K12里面,包括数学、语文都是很早期的阶段,我们是觉得通过技术驱动和不断构筑产品壁垒,优化商业效率,还是会有公司出来。今年和明年都会有一波超10亿的公司出来,这个都是刚刚开始。

  庞云星:朱总您分享一下吧。

  朱健:我们的基因创始人是好未来的创始人,我们在教育行业专注度更高,我们目前投资和布局的行业包括在线和线下,从线下培训到实体。对于在线教育板块,我们最近几年也参与了不少项目。整体上,我们认为教育最后是服务驱动,和电商行业不一样,不会出现巨头垄断整个市场。所以我们认为最后每个垂直板块都会有细分领域出来。

  线上线下的关系,我们认为是可以融合的。某些品类可能更适合线上,某些品类可能更适合线下。从2015年直播体验的改善,从一对一开始,我们觉得这个市场是最近这几年的爆发点。

  任新征:大家好我是来自昆仲资本,我们昆仲资本合伙人也有比较多的教育的背景,昆仲资本对教育这个跑道有一个深厚的感情,我们现在管一只VC基金,还有一个教育产业基金。教育目前受到资本的热捧。从需求端上来讲,我觉得家长年轻化和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导致多元化需求。从资本的角度看,新的供给方式出现,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匹配好的供给和刚性的需求,让资本在整个过程中受益。

  过去我们投了三家线上教育企业,我们同时也会关注线下教育。有非常好知名度和教学质量服务水平的线下双语学校,在未来也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标签: 圆(48)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