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真情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发布于:2019-10-26 23:35    阅读次数:

原標題:真情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就地避震的方法是,選擇三角空間,坐在地上雙手抱頭屈膝……”7月1日早晨,新疆精河縣地震局黨支部書記、局長齊建指導大河沿子鎮拜爾蓋斯村130多名農民進行了一場地震應急演練,這是今年以來拜爾蓋斯村村民第三次進行這樣的演練。

每年春秋時節,齊建和同事們都會走遍精河縣7個鄉鎮場100多個村隊,一場接著一場地給群眾宣傳防震減災知識,指導大家進行地震應急演練。在齊建看來,提高群眾防震自救意識,與研究地震觀測資料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刻苦鑽研出成果

1989年1月,20歲的齊建通過招考到精河縣黑山頭地震台工作。黑山頭地震台距縣城10多公裡,這裡夏季炎熱,冬季嚴寒,春秋兩季風沙肆虐,糧食和水全靠人工運送,生活很艱苦,而齊建就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了15年。

黑山頭地震台1984年建台,屬於地方單位。高中剛畢業的齊建初到地震台時,台裡的地震觀測資料幾乎是空白。缺乏專業技術的齊建,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一頭扎進了工作裡。

“年輕,有干勁兒,對工作充滿敬畏心。”齊建這樣描述當時的自己。

齊建年輕時非常拼。結婚第二天他就回到了地震台,一待就是4個月。在起初的5年,台裡陸續增加了7套設備,齊建平均用兩三個月就掌握一套設備的運行維護,學會地震資料分析和大震速報等工作,1997年至1999年還去北京進修學習了地震監測和管理專業。

齊建把鑽研業務當做理想與追求,他說:“作為地震專業技術人員,要通過鑽研出成績。”

在齊建的牽頭下,從1993年起,精河縣地震觀測資料開始在全疆評比中嶄露頭角,並連年進入前三名,在全國地震資料評比中也多次獲得全優。

2003年,地震遙測技術的覆蓋讓精河縣地震台結束了近20年的野外觀測歷史。齊建的辦公場所搬到了縣城裡,他卻更忙了。

始終心系群眾安全

齊建從事地震相關工作已經30年了。如果說前15年他一心一意鑽研業務,那麼后15年則注重提高群眾防震自救意識。2003年起,精河縣地震局開始承擔大量的防震減災社會性工作。

2004年至2008年,齊建同時負責精河縣城鄉抗震安居工程建設、防震減災宣傳和演練工作。在為群眾蓋好抗震安居房后,齊建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考,“以前我覺得隻要做好地震預報工作就行,但和群眾交往多了,我發現提高他們的防震減災意識才是更為迫切的事情。”

齊建每天開著車在各個鄉鎮場、村隊檢查抗震安居房的質量和進度,還為群眾普及地震知識。但齊建願意說,有些群眾卻不願意聽。齊建不氣餒,仍然堅持普及工作。

2004年至今,齊建和同事們組織舉辦了2600多場地震相關知識講座,開展了2800多次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幫助精河縣各族群眾提升自我防護、安全自救能力。

30年干好一件事

長期專注於地震數據的觀測、收集、分析,讓齊建成為精河縣不可多得的專業人才。

近幾年,齊建除了負責排查有安全隱患的建筑,常態化開展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外,還嚴把各類改擴建工程的抗震設防審批關,不間斷地開展執法檢查,加強重要設施地震設防工作,大力宣傳和推進減隔震技術。目前,精河縣已有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精河縣高級中學教學樓、精河縣人民醫院等8家單位採用了減隔震技術,總面積15萬平方米,全縣重要場所的防震水平大幅提升。

別人覺得齊建面對的都是冷冰冰的監測設備,但他卻覺得這些機器很溫暖。“我用心維護它們,潛心了解它們的‘脾性’,它們會通過跳躍的數據告訴我異常的情況。如果我對它們沒有感情,如何看得懂它們發給我的信號呢?”齊建動情地說。

2017年至2018年,齊建先后兩次被國家地震局授予“全國市縣防震減災人員考核先進工作者”稱號。面對榮譽,齊建說:“一輩子能干好這一件事,對我來說就是最高的榮譽。”(加孜拉·泥斯拜克)

(責編:楊睿、韓婷)

相关教程

湖南省應急管理廳:著力

王東峰:深入學習貫徹習

撐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

齊扎拉:為保護群眾生命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