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蒙蒂菲奥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理解我们时代的权力游戏

时间:2019-10-26 22:0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历史书写,在很多人眼里总与枯燥乏味脱不了干系。但总有一些人能写出点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是其中一个。毫无疑问,蒙蒂菲奥里是当今最受欢迎、最畅销的历史作家之一。


大部头代表作《耶路撒冷三千年》被翻译为40余种语言,畅销全球;《凯瑟琳大帝和波将金:帝王的爱情》《青年斯大林》《罗曼诺夫皇朝》迅速卖出影视改编;同时他还为电视纪录片撰写脚本,先后主持了五部BBC纪录片......蒙蒂菲奥里拥有一切人们印象中的学术明星特质:敏锐的洞察力、响亮的学术背景、旺盛的精力、蓬勃的野心。不仅如此,他还有锦上添花的荣耀的家族背景打底。这所有的一切,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场蒙蒂菲奥里旋风。


西蒙·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1965年6月27日生于伦敦,英国历史学家、小说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曾在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其作品被翻译成五十余种语言出版发行,是当今最畅销的历史作家之一。代表作品包括《罗曼诺夫皇朝》《耶路撒冷三千年》《青年斯大林》等,最近他的历史小说《萨申卡》推出了中译本。


借《萨申卡》中文版出版之际,蒙蒂菲奥里开启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首次正式中国之旅。11月26日下午,蒙蒂菲奥里与作家、出版人许知远以“历史意识与当代生活”为题开始了他此次中国之行的首场活动。接下来的一周,蒙蒂菲奥里在北京、上海、南京还有密集的讲座与公开活动。我们对这位超级畅销书作家、历史学家进行了一次专访,与他聊了聊历史写作、政治变迁以及历史与当下局势的种种勾连。  


"..."

蒙蒂菲奥里为新京报书评周刊读者录制的视频。


或许,眼前的这位富二代浪荡子,应该感恩二十八年前的那一场懒觉,让他发现了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从此以后,在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这个名字前面,开始被冠以历史学家、小说家和节目主持人等称号。

在 25 岁那年,他以银行家的名义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邀请他的人,是被誉为“在英国人脉最广的中国人”邓永锵。当时的邓永锵,凭借家族的荣耀和自身的人脉,是资本主义英国和社会主义中国之间最好的联络人——交往的朋友有查尔斯王子夫妇、戴安娜王妃、布莱尔首相、超模凯特·莫斯,乃至于至今仍然活跃于政坛的、同时也是蒙蒂菲奥里非常厌恶的工党领袖科尔宾等。作为英国著名金融家族后代的蒙蒂菲奥里,被派来大陆与北京的政要们在紫禁城内进行商业交流。或许是花花公子的风流做派,他在北京因睡过头而错失了第一次会面的时间。

在这个雾霾弥漫的北京下午,他没有再因睡过头而错过中国读者的粉丝见面会。这一次,他以明星作家的身份,滔滔不绝地向台下的粉丝读者们讲述着家族的荣耀史和自身的浪荡史。


蒙蒂菲奥里

他乐于在不同的著作中将家族的历史进行反复的书写,也喜欢在不同的场合里进行再度的炫耀:从耶路撒冷的山巅城池到滑铁卢战役的情报市场,从反对沙皇的波兰起义到加里波第的军事远征,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皇宫到沙皇俄国的克里姆林宫,从罗斯柴尔德家族到英国王室,甚至他最近又在节目里对外宣布,在意大利中世纪史里发现了自己的祖先曾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或许,正因了这份漫长而又辽阔的家族史诗,促使他写下了那些厚重得令人生畏的历史著作;或许,也正因了这份荣耀而又持久的家族传统,让他的历史著作聚焦于皇宫内的明争暗斗和历史劲流中的时代枭雄。

除去历史留给他的馈赠之外,还有家族赐给他的潇洒。尽管他对银行投资感到厌倦,但殷实的家底可以让他“为所欲为”,潇洒得令人既心生羡慕又嫉妒几分。在经历了一段失败的投行生涯后,他转向了新闻业。甚至,在1996年年底,他采访了当时风靡世界的第一偶像团体“辣妹组合”,至今成为英国媒体反复提及的新闻典范。在那篇报道中,蒙蒂菲奥里几乎没有谈及任何关于音乐、舞蹈等流行符号,而是从英国光荣革命谈到欧盟的预算,从铁托的游击队员谈到卡斯特罗的古巴起义,从托马斯·杰斐逊谈到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成功地将这个偶像团队的新闻报道变成了社会议题的政治报道,差点左右了1997年的英国大选。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