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亲子互动越密切新媒体素养越高 你准备好拥抱多屏时代吗

时间:2019-10-26 21:2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5月5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和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下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论坛发布了《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并聚集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的论坛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和建言献策。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淼,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建华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于丹教授主持本次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于丹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于丹教授

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于丹教授重磅发布 洞察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新媒体素养的关系

  为了解当下家庭媒介环境和青少年媒介素养家庭教育的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委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选取北京市八所初级中学,针对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配对的问卷调查。研究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于丹教授从新媒体使用的代际差异、家庭媒介环境对青少年新媒体素养的影响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新媒体素养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报告》所获得的新发现。

  关于使用时长,数字化生存成为父母常态,而子女的媒介使用时间在可控范围内。

关于使用时长,数字化生存成为父母常态,而子女的媒介使用时间在可控范围内。

关于使用时长,数字化生存成为父母常态,而子女的媒介使用时间在可控范围内。

  关于使用频率,父母习惯以“竖”为主、以“横”为辅的多屏生活;子女拥抱“竖屏小时代”。

亲子互动越密切新媒体素养越高 你准备好拥抱多屏时代吗

  关于使用动机,父母获取信息之外注重社交需求,而子女解决学业问题的同时寻求娱乐。

亲子互动越密切新媒体素养越高 你准备好拥抱多屏时代吗

  关于信息选择偏好,父母信息消费较为均衡,而子女偏爱娱乐消遣性内容。

亲子互动越密切新媒体素养越高 你准备好拥抱多屏时代吗

  关于媒介功能认知,父母的风险感知(对新媒体消极功能的认知)能力比子女更强,而子女更侧重于对新媒体积极功能的认知。

  《报告》把家庭沟通类型分为多元型、保护型、放任型和一致型家庭,分别对应不同的沟通模式。把父母的介入方式分为积极性介入、限制性介入和共同使用三大类。研究发现,家庭媒介环境能够对青少年新媒体素养的影响。在鼓励子女发表新构想、形成自己的立场,不必屈从权威的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和既注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和谐关系,又重视子女观念的养成的一致型家庭沟通模式下,父母在子女新媒体使用上的介入程度更高。

亲子互动越密切新媒体素养越高 你准备好拥抱多屏时代吗

  子女的信息反哺意愿较强,但主动性有待提高。信息反哺简单说就是子女帮助父母使用新媒体。父母的反哺接受行为与父母的积极介入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即父母越愿意接受子女的信息反哺,越愿意在子女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提供积极的使用指导。

  父母在子女新媒体使用过程中,限制性介入方式最多,共同使用方式最少。父母的积极性介入程度越高、与子女的互动越密切,子女的新媒体素养越高;父母的限制性介入程度越高,子女的新媒体素养越低。

  关于家庭收入和居住地对父母新媒体功能认知的影响,《报告》提出,高收入家庭更强调对新媒体的风险(消极功能)认知,低收入家庭更平衡地看待新媒体“双刃剑”功能;城镇家庭相较于郊区家庭,更强调对新媒体的风险认知。

亲子互动越密切新媒体素养越高 你准备好拥抱多屏时代吗

亲子互动越密切新媒体素养越高 你准备好拥抱多屏时代吗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