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做好课程开发才能上好“游学课”

时间:2019-10-25 15:0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我省研学旅行市场合格课程严重缺乏、管理混乱、收费标准不一  
做好课程开发才能上好“游学课”  


 

做好课程开发才能上好“游学课”

 
 
 

做好课程开发才能上好“游学课”

 

今年3月,怀化市锦溪小学学生参加湖南日报社全域旅游中心组织的“寻湖湘文化 品伟人精神”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受访者供图

 
 

各种组织游学的机构层出不穷,所推出的游学产品五花八门,那么,家长是否真正了解这些游学组织机构?如何保证孩子在游学过程中真正学有所获?而不是打着游学的旗号,收着昂贵的游学费用,让孩子“游”的太多,“学”的太少,走马观花,拍几张照片就算完事。

除了家长正确的选择外,更为重要的是对研学游这堂“必修课”的规范。

■记者 刘镇东 丁鹏志 实习生 徐婷

制定基地、课程、服务标准

如何保证孩子在游学过程中真正学有所获?

省教科院副院长赵雄辉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研学旅行基地标准、研学实践课程标准、研学实践指导老师标准,由旅发委制定专门的承担研学旅行旅行社服务标准,并进行公开评审,挂牌展示。所有基地和旅行社既要有准入机制,也要有退出机制,每年执行问责制度,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奖优罚劣。“基地课程必须具备革命传统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自然生态、国情教育、国防科工六大板块中的一项或多项。”

收费方面,要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并逐步走向常态化。要有研学旅行专项财政补助,对特困人员的子女实施费用减免政策。建立研学旅行活动收费动态管理机制,避免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

培养研学旅行专业人才

“研学导师”方面,赵雄辉认为,可由省级教育科研部门牵头制定研学旅行指导教师从业标准,其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旅行组织、安全应急等专业知识。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育人需要,强化研学旅行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其辅导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每年定期安排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继续教育,打通业务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渠道。同时设立培训奖补机制,如纳入国培计划,加快研学旅行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另外,赵雄辉还建议,建立省级研学旅行信息网,使之成为一个面向公众的研学旅行评价评估平台。同时,建议委托教育科研机构或专业协会,开展对我省研学旅行行业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研学课程方面,应倡导社会公益组织积极参与研学课程开发,鼓励公益基金资助深度贫困县研学旅行活动。“同时,将研学旅行实施情况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参与研学实践活动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记一定学分。”

声音

博才咸嘉小学校长陈艳萍:

在游学中,孩子们是带着“任务”而来。比如,在去植物园之前,老师会要求学生提前查找资料,了解植物的特性,在活动结束后还要把旅行中掌握的知识总结出来,写出观察日记。

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肖慧:

游学应该注重公益性、安全性、教育性。“研学旅行主要趋势是不同学科的课程融合,需要旅游行业和教育行业共同商讨、研究制定研学旅行的课程标准。必须要做到‘行前有准备、行中有研究、行后有成长’”。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