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泰州姜堰籍學者在世界頂級刊物《自然·通訊》發表論文

时间:2019-10-24 12:4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首次澄清超輕鎂鋰合金強化機制

泰州姜堰籍學者在世界頂級刊物《自然·通訊》發表論文

  唐頌在做實驗。錢宏斌攝

  日前,姜堰籍29歲的青年學者唐頌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頂級刊物《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首次澄清了鎂鋰合金中的強化相,提出了制造超輕、高強、穩定鎂鋰合金的設計准則。

  唐頌現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新南威爾士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MichaelFerry教授。昨天,記者聯系上了身在悉尼的唐頌。

  唐頌說,鎂鋰合金是化學性質極其活潑的材料,又是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有的甚至可以漂浮水上,被稱為超輕合金,應用到航空航天及汽車領域,可以大幅提高能源效率,被譽為綠色環保的革命性材料。除了密度超低的特點,鎂鋰合金還具有優異的力學、電磁屏蔽性能以及減震、消噪的高阻尼性能,是兵器工業、3C產業、醫療器械等領域理想的結構材料之一。

  上個世紀40年代,美國科研機構開始對鎂鋰合金進行系統研究,此后,世界各國科學家均對鎂鋰系列合金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工作。雖然鎂鋰合金的析出相早在70年前就已經被提出,但當時提出的相結構及成分是錯誤的。

  “想要真正搞清它的本質並非易事。”唐頌坦言,三年多來,他經常熬夜做實驗,嘗試各種方法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雖然很苦,但每解決一個問題心裡就特別快樂。”

  歷經無數次試驗,攻克了一個個難題,最終唐頌取得了成功。他發表的論文首次澄清被誤導了70年的鎂鋰合金中的強化相結構,並提出了制造超輕、高強、穩定鎂鋰合金的設計准則,為鎂鋰合金的進一步廣泛應用作出巨大貢獻。該項工作還被《自然·通訊》雜志冶金專欄選為精華論文。

  唐頌的父母目前居住在蘇陳鎮,他們介紹,兒子從小學習比較自覺,擅長自主學習,他們也不給孩子施加任何壓力,一直強調“快樂學習”。唐頌本科讀的是金屬材料工程,本科畢業后保送進了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讀研,后又拿到國家公派出國深造的名額,前往澳大利亞讀博,碩博專業皆為材料科學與工程。

  今年,唐頌博士畢業,已有多家國外科研機構高薪發出邀請。唐頌卻表示,這幾年,姜堰非常重視科技創新產業,尤其是新材料產業的培育發展,科研人員在這裡大有用武之地,希望自己學成歸來能為家鄉發展盡一份力量。(錢宏斌)

(責編:黃竹岩、張鑫)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