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达曼村村民在表演歌舞《铃响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 慧摄
蓝天、白云、雪山、杜鹃……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达曼村,当暖暖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一场隆重而盛大的歌舞拉开了帷幕——
我们达曼村啦 铃响玛呦
照耀幸福太阳 铃响玛呦
我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支旋律欢快的《铃响玛》歌舞由达曼人自编自导自演。60岁的边巴是女领唱,也是这首歌最早的词作者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达曼人曾长期漂泊,没有国籍。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47户达曼人正式成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经历过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我们也是中国人了,每次跳舞想到这,就非常开心。”边巴笑着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达曼人有着怎样一段往事,如今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前不久,记者来到达曼村探访达曼人,听他们讲述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达曼村村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 慧摄
忆苦思甜话往昔
喜玛拉雅山南麓,草木葱茏,云烟氤氲。山脚下,距离中尼(尼泊尔)边境约30公里的达曼村,一片安静祥和。行走在村间,房顶、墙面、院门上,大大小小的五星红旗随处可见。
“达曼”,在藏语中意为“骑兵”。相传1791年,为安定边隅,清政府派军进藏讨伐古代尼泊尔廓尔喀军,战后数百名廓尔喀骑兵滞留边境,没有回到故乡,其后代就成了没有国籍的漂泊人群。据说,现在的达曼人就是他们的后裔。此后数百年间,达曼人散居在中尼交界的吉隆沟。
“我出生在吉隆沟帮兴村,小时候一家11口人挤住在一间屋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扎西顿珠家几代人都生活在吉隆沟。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家里所谓的经济来源就是给别人打散工、长工,顺便蹭个地方住。
用扎西顿珠的话说,那时的家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家:去哪儿打工就留住在那儿,到了夜晚,在地上铺个垫子就睡了。所住房屋基本都漏,每逢阴雨天气,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倒还在其次。“有时生了病,还要硬撑着干活,不然会被雇主赶出去。”残酷的现实让扎西顿珠早早领略了生活的艰辛,也在他脸上写满了沧桑。不过,相比生活的摧残,让扎西顿珠一直耿耿于怀的却是被他人轻蔑的眼神。
有时去雇主家干活,同是打工人,别人可以坐在床上,达曼人就只能坐在地上。类似的不公待遇,扎西顿珠经历过多次,早已习惯了,但他心里仍会隐隐作痛。
2003年,当心心念念许久的中国户口簿拿到手上时,扎西顿珠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想象在这之后不久,他,一个达曼人,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2004年,西藏自治区兴边富民项目投资147万元,为达曼人修建了总建筑面积3846平方米的新居住区,即现在的达曼村。2011年受地震影响,国家又投入564万元启动达曼村灾后重建项目,硬化了道路,修建了牛棚、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改善了村容村貌。而今,正在实施的达曼村边境小康村民房改造工程,涉及47户,投入资金约300万元,力争把达曼村打造成吉隆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有国才有家,是中国共产党让达曼人过上了好日子。我经常告诉孩子们,‘今后不管到哪里,都不能忘记党恩’。”扎西顿珠说。
合作社响起织布声
黝黑的皮肤、高挺的鼻梁,今年40岁的达娃是达曼村妇女主任。走进她家,干净整洁的屋内摆放着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窗台上盛开的月季、海棠,为这个温暖舒适的小家增添了几分色彩。
“现在的生活很幸福。”亲历那段不堪过往的达娃,12岁时开始给人干活,每天只挣1.5元的工资,左手的食指、大拇指至今还留有少年时给人收割青稞的伤痕。2003年,达娃的苦难生活宣告结束。如今的她已连续两届当选为日喀则市人民代表,平时她帮人卸载水泥,多时一天有300元收入,少时也有90元收入,她丈夫在吉隆镇做零工,一天能有200元收入,一家人生活得很富足。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务网正方系统:htt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务网正方系统:http://jwweb.scujcc.cn/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是2005年由四川大学申...(193)人阅读时间:2023-04-27成都锦城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s:
成都锦城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s://jwweb.scujcc.edu.cn...(165)人阅读时间:2023-04-27郑州大专院校有哪些,2022郑州大专院校最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河南省的特大城市,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水平强。相...(187)人阅读时间:2023-04-27全国最好的军医大学有哪些?2023最新军医
军医一般是指军队中担任卫生医疗的人员,除了需要受到系统的医学知识的培训外,还需要与...(146)人阅读时间:2023-04-27黑龙江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一览(软科
临近高考,很多小伙伴对于各省市有哪些大学,以及各省市高校的排名情况非常关心。小编今...(167)人阅读时间: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