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深度 | 10年,再造一个阿里巴巴

时间:2019-10-03 20:5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花名:行癫)站在阿里巴巴2019年“云栖大会”的讲台中央,高高举起一枚巴掌大小的芯片。

它被称作“含光800”,是阿里巴巴的第一颗人工智能自研芯片,主要用于云端视觉处理场景。张建锋(行癫)介绍,含光800在业界标准的ResNet-50测试中,推理性能比目前业界最好的AI芯片高4倍,能效比是第二名的3.3倍。

“含光”本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商天子的三大神剑之一。《列子·汤问》形容含光之剑“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擅长为传统文化意象赋予“比特性”的阿里巴巴,希望自己的含光800也拥有同样的“剑法”:隐于无形,算力强大——在杭州“城市大脑”的业务测试中,1颗含光800的计算能力,相当于10颗GPU。

“今天阿里巴巴有足够的信心,有足够的能力,去做传统硬件公司能做到的,包括他们不能做到的。”行癫对着台下的数千名听众说,“阿里巴巴今后会成为一家真正软硬件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科技公司。”

深度 | 10年,再造一个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花名:行癫)在“云栖大会”上

这场在阿里巴巴成立20年,阿里云成立10周年的节点进行的“云栖大会”,无时不刻地从每一个毛孔和细节里都试图提醒人们:这家公司在过去10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它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变成了一家“技术公司”;它从为中小企业提供“鼠标+水泥”的低技术含量建站解决方案,到提供最前沿的人工智能芯片和AI解决方案;它从单纯地依托互联网,到建立起云计算数据中心、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芯片和芯片组架构的软硬件一体化的技术架构……阿里巴巴已经成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公司。

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这家拥有中国最大电商平台、提供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云计算服务的公司,每天的人工智能调用规模超过1万亿次,已是中国人工智能平台之最。成立两年的面向基础科学和底层技术研发的达摩院,已经网罗来10多位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和3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阿里巴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科学家流向最集中的科技公司。达摩院孵化出的芯片公司“平头哥”,也初步完成终端处理器IP、终端芯片设计平台SoC和云端AI芯片的布局。

而这些当今最热门的技术展示,更像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从开始探索自己的技术道路直到今天,阿里巴巴跋涉了10年。这10年,阿里巴巴经历了从技术支持商业,到技术融入商业,再到技术改造商业,直到技术驱动商业的彻底转变,从底层到前端,从组织到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架构、技术路线、技术储备、技术产品、技术理念和技术文化。

10年前,“BAT”的概念刚刚有个雏形,人们分别给三家“巨头”打上了“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的标签。现在对阿里巴巴来说,是时候摘下这个刻板印象的标签了。过去的10年,是阿里巴巴“属于技术的10年”,也是再造一个阿里巴巴的10年

“大一统”:技术路线、风格和基石

阿里巴巴“属于技术的10年”的原点,可以回溯至2008年10月淘宝网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停机事件”。这次停机事件背后的“五彩石战役”,可以被视作阿里巴巴“前后两个10年”的分水岭。

它倒逼阿里巴巴第一次在技术上审视自己的道路,告别以往的技术拿来主义。

这场战役是阿里巴巴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自我技术改造,目的是打通淘宝网和刚刚上线的“淘宝商城”(天猫的前身)的数据和系统。此前,两者各自拥有一套系统,彼此商品库和店铺系统都无法互通,导致从淘宝网导流到淘宝商城的用户,感觉就像是到了另一个公司的网站——需要重新注册、登录、选品和下单,体验割裂,直接影响了购物效率。

为了解决“打通”的问题,淘宝的架构师和工程师团队花了5个月的时间。领衔这场战役的项目负责人,是当时加入阿里巴巴只有4年的淘宝架构师行癫。

这场战役,对阿里巴巴思考“什么是技术”的影响,可谓深远。

此前,技术团队部门在阿里巴巴内部更像是一个IT后勤部门,是支撑业务的配角。因为阿里巴巴的核心是商业,是生意。在阿里巴巴成立后近10年的时间里,技术在阿里巴巴,是为了支持商业和生意而存在的

而在五彩石战役之后,阿里巴巴开始思考技术融入商业的问题。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