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时间:2019-09-06 11:1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云南师范大学以学科建设为引领——

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

 

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沼气工程中心研制开发的新型反应器 

 

 

    本期焦点

 

    不久前,一条喜讯传遍云南师范大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云南师范大学新增教育学、光学工程、中国史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金融、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动态调整增列)3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目前,云南师范大学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未获一级学科授权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的云南师范大学,始终默默耕耘,厚重而笃实。如今一串串令人欣喜的学科建设数据,彰显着师大人对强化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执着与追求。

 

    做好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学科建设

 

    一所高校要发展,坚实的基础是什么?总结长期的办学实践,云南师范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根本保证。一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学校研究部主任徐天伟看来,此次新增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填补了云南省教育学学科领域的空白。这份成绩,源于多年来云师大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抓内涵建设所取得的结果。

 

    在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政策背景下,围绕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这条主线,学校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十三五”学科及学位点建设规划》《云南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云南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了一个从上至下,分工合理、 权责明晰、长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同时,制定完善《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和健全学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学科管理能力、学术引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经费激励效能,构建学科建设团队奖惩机制,全面推进学科的竞争发展与绩效考核。

 

    此外,学校分三层次立项建设了19个校级一流学科。学校将立项学科分为全国一流、西部一流和云南一流三个层次进行建设,每个层次单独设置指标体系。其中立项为一层次的地理学、农业工程、教育学和中国史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以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或在下一轮学科评估整体排名进入前20%为目标,学校投入7300万元,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打造一流学科高峰;立项为二层次的生物学、化学、数学等8个学科,以下一轮新增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目标,学校重点投入4250万元;立项为三层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6个学科,以打造培育云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为建设目标,学校重点投入1500万元。

 

    以一流学科为主线 打造优势学科

 

    说起博士点申报对学校学科建设的意义,全程参与教育学申博工作的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教授、长江学者王鉴表示,教育学博士点获批,对人才队伍建设、办学水平提升和社会声誉发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校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院长李天凤向记者介绍,教育学申请博士点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教育学科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新中国成立时是全国7所本科师范院校的7个教育学专业之一,在西南联大留下的卢濬等一批知名教授带领下,该学科持续发展,1998年后陆续获批13个二级硕士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含19个专业领域,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行列。这个学科的亮点是:西南联大精神传承研究及实践在国内独树一帜;教育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全国首创。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