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毕业季部分大学生遇心理问题

发布于:2019-09-03 13:34    阅读次数: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廖济堂 实习生易梦璇

  “考研没成功,如果再备战一年,也不知明年能不能考上。”“看着其他同学工作都有着落了,自己投了十几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心里越来越慌”……5月27日,记者从我省多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临近毕业,前来寻求心理疏导的毕业生大幅增加,一些应届毕业生出现了焦虑、迷茫、烦闷、抑郁等情绪。

   ◎现象

   毕业季不少大学生出现焦虑不安心态

  “我的三个室友,一个保研‘985高校’,另外两个分别在上海和杭州找到了很不错的工作,月薪最低的都有1万元,感觉和他们比起来,我就是一个失败者。”应届毕业生小坤说,大学期间,他和室友学习一样努力,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错过了不少提升自己的机会,这些潜移默化地对找工作产生了影响。

  应届毕业生小伟这段时间心情十分低落,大学期间他挂了八门课,补考后至今还有两门没通过,这意味着他今年将无法拿到毕业证。“没有毕业证,就没有办法找工作,我不知道怎样向父母交代,虽然明年可以再参加考试,但接下来这一年我不知道该怎么度过。”小伟说,他现在很后悔,如果大学能够重来,他一定会努力学习。

  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这段时间大四学生小辰很困惑,她和谈了三年的男朋友感情很好,两人本来打算一起去深圳工作,目前男友已经在深圳一家名企找到了工作,而父母又帮她在老家青岛落实了不错的工作,她担心去深圳会辜负了父母的心意,又担心一旦回青岛,和男友就成了异地恋,这让她陷入了两难境地。

   ◎对比

   5月份大四学生求助心理咨询人数比平时增加40%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教育中心王青华老师说,一般情况下,在前来求助的学生中,大一、大二学生最多,大四毕业生由于要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或准备论文答辩,很少来求助心理教师咨询问题,但临近毕业的这段时间,咨询量激增。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5月份以来,大四学生的咨询量比平时增加了40%。

  王老师分析,从学生的角色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很多应届毕业生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心理压力,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应届毕业生往往高估了未来的挑战,在毕业前容易出现畏惧、退缩的情绪。

  我省多位高校心理咨询老师分析,造成毕业季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一部分毕业生考研失败后,又面临着是重新找工作,还是备战第二次考研的选择;还有一些毕业生由于挂科导致学分未修满,无法顺利毕业。这些问题都会加大毕业生的心理负担,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

   ◎建议

   在校期间多实践可减少毕业季焦虑

  有心理咨询老师表示,大学生前来咨询,并不一定是有心理问题,只是想让心理咨询师帮他们做一些决定,但心理咨询老师只能帮他们分析问题,给他们一些启示,决定权还是在毕业生自己手中。

  王青华老师表示,大学校园是相对单纯的环境,不少学生缺乏独自面对压力的能力,毕业以后,则要面对很多现实问题,如果准备不够充分,就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我们发现在大学期间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毕业前的心理状况会好很多,建议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向实习单位的员工或自己的学长、学姐请教,对就业多一些了解。”王老师说,毕业生们要从心理上接受“自己长大了”的事实,尽早真正完成从一名学生到一名社会人的转变。

相关教程

我校举办2023届毕业生“就

“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在石召

四川资阳市教育和体育局

深圳市龙岗区2023年上半年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在京召

全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教育

警惕“小自考”培训机构

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3届贷

龙岗区教育局2022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