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8 11:45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新的一个高三年,正式开始了。
很不少的同学,玩了一个假期,或者说过了一段相对较轻松的日子,今天开始正式捧起了厚重的一堆高三的书籍。
从我以前读高中到现在的高三孩子,在高三复习的时候,时常会掉到一个误区里:做自己得心应手的科目,甚至在同一个科目中也先挑自己更为熟悉的内容。
高三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天每一科都必须要兼顾上,才能在最后获得更好的成绩。换句话说:不要被某一科拖了后腿。
除了语文以外,所有的科目都非常的有“章程”,老师们也都会带着同学们按部就班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复习。
对,除了语文。极多的同学对于语文处于一个“听天由命”的思维,觉得想要在语文上提升分数真的非常难,完全找不到方向。语文不像其它科目,某个知识点不会,多看教材多问多做,一定会有明显的提升。语文分数的提升就像是一场赌搏,刚好【猜中】了方向就能写对,【猜不中】就乱写一气,字写多一些当给自己一个安慰。
语文看起来就是一个很虚幻的科目,我们最常听到的是:语文需要积累。
除此之外呢?就很少听到有人去评述了。
这不行哦!积累要怎么积?从现在开始看一百本名著?还没看完十本八本,都到高考了。
今天我们来把语文高考的脉胳分析一下,然后给出同学们稳定可执行的语文复习方案。
整个高考语文卷子,我们可以分成三大模块:
1)现代文阅读;
2)古诗文阅读;
3)写作。
写作部分每一年不尽相同,但也不出其右:除了大家都关注的作文,还考察精准用语。
现代文和古诗文两个部分每年大致相同。
那这三大模块,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如何来制定我们的复习计划呢?
从难到简
古诗文最难,现代文次之,写作最简。
大家可能会觉得,写作一点都不简单呀!!很难啊!!
我这里说的“简单”指的是语言要求标准最简单,试想一下,我们有多少人能写到试卷上现代文阅读那样的水平的文章?极少吧?那从文字用语层面来看,写作是不是最为【简单】的呢?
古诗文是最难的,一首诗里每一句,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意思与内容——知识密度最高,古文次之。
所以,语文高考复习第一轮,必须一定要做的,就是把考纲要求的古诗文,逐篇背诵至默写完全不出错,并能逐字精准翻译成现代文。
把最难的这一部分硬啃下来,接下来的学习才会更为得心应手。
我们已经有不少的辅导书,大部分书都会对考纲要求的古诗文进行详尽的解说,大家尽管使用,牢牢背诵,精准翻译。
大家先做这一步,未来一些细节,我再启文与大家分享。
这个时候也不能完全放下现代文阅读,积累是很重要,积累的方向对了,更重要。
我推荐大家使用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指导的《高考阅读》这本期刊,里面都是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相类似的文章,以及配套有练习。一个月做一本,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买往期的来做多一些。内容不多,针对性强,这才是有效积累。
写作的第一轮复习,我更建议的是,写作水平较一般的同学(作文36分以下),以精确朗读古诗文及现代文范文为主,去感受范文那些精准使用的文辞,让这些文辞融入自己的习惯用语中,还可以在这些范文中摘写自己喜欢的一些句子或词汇,成为自己写作的有效积累。
以上这个阶段(背默古诗文、开始使用《高考阅读》期刊、摘写古今优秀句子或词汇),维持三个月,作为高考语文的第一轮复习。
这一轮复习的结果量化:
1)古文默写题必须要拿满分;
2)现代文阅读答题更有方向;
3)写作文时能用3句以上自己摘抄过的句子。
高考语文,大家的分数都不会太低,且分数都较为集中(70-90分),如果三大模块能各多拿5分,多15分就可以快速进入新的一个台阶,为自己总分打下坚实的后盾。
我一点都不反对“语文靠积累”这个说法,但面临高考的同学,一定要讲究【有效积累】。以上内容,每天固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而且不必是一个完整的一小时,可以碎片化充分利用时间,比如早起朗读、随时背诵、抽空默写、集中半小时做一到两篇现代文阅读,随时把看到的好的句子摘抄下来。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系统中,我们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执行能力,才能在斗转星移中逐步稳定提升自己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