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当人工智能无处不在,2065年你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

时间:2018-10-08 06:0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当人工智能无处不在,2065年你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

  1956年6月,来自全美各地的数十位科学家及数学家齐聚达特茅斯学院会议厅。在这里,一群身着白衬衫的与会者正在讨论一个“全新的学科”——事实上,人们甚至还没有想好要如何为其命名。其中一位与会者后来回忆称,“人们对于它是什么、该怎么做、甚至怎样称呼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在几个星期当中,人们一直以激动的心情讨论着从控制论到逻辑理论的所有相关内容。

本文引用地址:

  当人工智能无处不在,2065年你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

  科学家们在他们的世界中,谈论着如何构建一台拥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机器。

  达特茅斯研讨会拉开了数十年以来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追求的序幕。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人们曾经历无数次失败,遭遇多次“寒冬”,看起来人工智能似乎注定是死路一条且令人失望。然而如今,各国政府及企业正在向人工智能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其最新成果甚至让从业科学家们都感到震惊不已。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如今正在酝酿与诞生当中。

  各对冲基金正利用人工智能在股市上大放异彩,谷歌公司希望利用其更快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病; 而美国运通公司正在部署人工智能为其客户提供在线服务。谈论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不再讨论一种人工智能——他们关注数百种相关方案,其中每一种都专注于解决复杂的任务,且相关一部分应用已经在能效水平上超越了其开发者本身。

  过去几年以来,“机器学习”似乎成了新的发展方向。从人类程序员手中解脱出来的算法,开始在大规模数据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训练,并带来了即使是最乐观的预测者也难以想象的乐观结果。今年早些时候,两套人工智能方案——一套来自中国企业阿里巴巴,另一套则来自微软——在斯坦福阅读竞赛测试当中成功击败了人类对手。这些算法“阅读”了一系列关于成吉思汗及阿波罗太空计划相关的维基百科条目,而后比人类更准确地回答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阿里巴巴公司的一位科学家表示,此次胜利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些所谓“狭义”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其被广泛嵌入至GPS系统以及Amazon推荐当中。然而,人工智能的最终发展目标是构建一种自我学习型系统,能够跨越多个学科并成功超越人类。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三十年时间,但也有人认为仍需要数个世纪才能最终实现。这种人工智能的“飞跃”亦被称为奇点,代表着人工智能将把最高智慧载体的桂冠从人类头上摘下,甚至再过几天或者几小时即可将人类这位老对手甩得不见踪影。

  一旦达到这个阶段,通用型人工智能将从数百万人手中夺取工作岗位——包括司机、放射科医生以及保险理算员等等。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未来政府也许会向失业的公民发放普遍的基本收入款项,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种梦想将彻底脱离生存的负担。在另一方面,这也将进一步加剧世界各间财富不均等、混乱以及冲突等状况。当然,由此展开的技术革命也将全面崛起。人工智能将照料老年人——布朗大学的科学家们正与孩之宝公司合作开发一种“机器猫”,能够提醒用户服用药物并追踪其眼镜的放置位置。人工智能“科学家”将解决暗物质之迹; 由人工智能支持航天器将抵达小行星带; 而在地球上,该技术将遏制气候变化,包括投放大量无人机将阳光反射回去以降低海洋温度。去年,微软在其负责应对气候变化的“AI for Earth”项目中投入了5000万美元。

  来自瑞士人工智能Dalle Molle研究所的首席计算机科学家Juergen Schmidhuber指出,“人工智能将对整个宇宙进行殖民并加以改进,而这些任务反过来又会让人工智能更聪明。”

  但我们该怎么办?纽约大学哲学系教授David Chalmers表示,“我担心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将人类排除在外。如果这个世界被无意识的机器人所接管,那么人们最害怕的灾难性一幕就会发生。”Chalmers并不是惟一对此抱有忧虑感的人。计算机时代下最重要的两位巨头Bill Gates与Elon Musk警告称,人工智能要么会疯狂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要么摧毁地球,甚至有可能在无意甚至有意之下清除人类。

  在过去一年对人工智能主题的深入研究当中,我开始对其展现出的种种可能性感到恐惧。看起来,这些机器正在让世界变得超出预期的美妙,但也可能让我们的生活痛苦不堪,甚至彻底终结人类的未来。作为一名小说家,我希望采访十几位未来学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化精神病学家以及技术创新者,用以展示人工智能未来的实际情况。以下是我据此描绘出的五个场景,具体时间在2065年——也就是奇点到来的十年之后。

  超人的权利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