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开幕

时间:2019-08-28 12:4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为全面深入总结“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 (以下简称“跨越式”)课题的经验和成果,加强各课题区、课题校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协同,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由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承办的“创新教育·学科融合·精准教研”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经验交流研讨会,暨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于2019年8月5-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举行。

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开幕

  此次年会,原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王珠珠,北京市昌平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杨剑英;当代教育名家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武法提教授,副院长董艳教授,副院长吴娟副教授,副院长傅骞副教授,书记马宁副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融合应用实验室主任陈玲博士、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李晓庆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名一线教师代表出席。

  陈玲博士主持开幕式。原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王珠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武法提教授,北京市昌平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杨剑英先后致辞,对此次参加嘉宾表示真挚欢迎。

  王珠珠在开幕式致辞中,从重视课堂实践、培养适应未来学校的教师队伍入手,高度肯定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的成果。她认为“跨越式”项目基于我国教学发展实情,深耕课堂实践,探索了利用教育信息实践促进教育发展的模式;实现了优质资源、数字资源、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资源联结与共享,促进了中国教育均衡发展;她强调,未来教师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要想培养拥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成长,适应未来学校的要求。而“跨越式项目”近20年的基础教育课堂实践,通过运用理论思维、技术指导、社区平台等多种途径为教育发展提供支持,促进了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原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王珠珠在开幕式致辞

原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王珠珠在开幕式致辞

  武法提教授致辞中谈到何克抗教授带领团队,扎根教学一线、持续开展跨越式项目19年,足迹遍及全国30多个试验区,该课题已然成为国内持续时间最长久、思想影响最深入、辐射范围最广泛的基础教育课题项目,它在极大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基于此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体系也在国际上广泛传播。武教授强调,除了课题本身产生的成果,“长在课堂里”的何教授,用20余年教育实践示范了知行合一的行者精神,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武法提教授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武法提教授致辞

  杨剑英致辞中从自身经历谈起,感谢“跨越式”项目带给她的感动和成长。她2003年参与“跨越式”课题,最早接触团队,调研试验区,搭建资源,这段经历让其生命更美好。多年的课题实践经历,让其感慨变化之大:很多试验区老师已经从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特级等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可以独当一面;然而,多年的课题实践经历,也让其感慨从未改变:对汲取的教育信息化理论记忆不变,从来都是如数家珍;对践行教育信息化的努力不变,一直致力于实现“大投入、大产出”;对知行合一的教育行者情怀不变,始终践行“跨越式”课题人的使命,带动、辐射一批批课题团队,走上技术革新未来教学的信息化道路。

北京市昌平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杨剑英致辞

北京市昌平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杨剑英致辞

  主题报告

  吴娟副教授主持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陈玲博士、马宁副教授、吴娟副教授依次展开报告。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