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北师大校长董奇在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上的报告:智能化的教育评价,推动教育回归本质

时间:2019-08-28 10:4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8月1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科大讯飞联合主办的2019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做了题为“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教育评价”的主题报告。

北师大校长董奇在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上的报告:智能化的教育评价,推动教育回归本质

  他表示,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未来社会的人才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但传统的教育评价由于受手段和技术的限制,对这些重要的素养难以进行客观的评估,因此需要整合多方面的科技进展,赋能教育评价,使教育评价能更好的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从教育评价的目标、理念、功能、对象、信息源、任务、方式及结果反馈等层面探讨了智能化教育评价的新趋势,并介绍了智能化教育评价在情绪情感、社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素养、科学素养等方面的新进展。他建议将智能化教育评价纳入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高校间、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在国家层面建立智能教育评价平台,共同解决教育中的真问题、难问题、热点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师大校长董奇在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上的报告:智能化的教育评价,推动教育回归本质

  以下根据董奇校长演讲整理——

  尊敬的赵部长,与会的同仁:

  今天非常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在今天的会议主题是人工智能+教育,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和教育结合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今天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技术正在并将进一步地深刻影响着教育评价的形态,促进它的转型。而教育评价的转型将创造更好的健康的未来教育生态,在健康的教育生态中,亿万儿童、青少年才能更愉快、更健康、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

  尽管我们这个峰会是人工智能和教育、大数据峰会。请大家更要关注的就是我们主题的后面四个字: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我想首先是指通过跨界融合,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推动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了教育实践中很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它才能够更反推、倒逼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和研发。

  我今天讲的教育评价的问题以及改进、变革教育评价,是为了提高我们国家的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有我们找准了教育领域的真需求,刚性需求,我们的技术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说,当我们讲到人工智能+教育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从社会的发展出发。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未来社会对未来的人才素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跃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将面临很多的变化。包括人一生的工作在未来都会发生很多次的转换。

  在这样一个时代,它要求我们具有信息素养、数据素养。在这些方面,他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个时代是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去发展我们高阶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样一个时代需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具有更强的全球意识。对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新的需求。世界各国际组织在各种的战略规划中,不仅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全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度关注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

  今天的教育要进行变革,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孩子提升未来的很多重要的核心素养。事实上在当下的教育条件下,我们中小学生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我们在座的即全国老百姓都可以关注的一些突出问题,涉及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感,涉及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沟通交往的能力。

  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和今天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另一些突出问题密切相关。在今年教育实践中,我们仍然存在重分数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素养,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重视学习不注重健康,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我们年复一年地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一直成效甚微。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很多,但确实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就是教育评价。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