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挑战美元等传统货币地位?Libra改变财富分配机制

时间:2019-08-20 08:4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Libra的诞生,正受到来自“传统”世界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其中主要原因,是其缔造者Facebook坐拥27亿用户,9000万家企业。这样的体量,足以让Facebook具有“摧毁世界”的力量。

  2019年6月18日,Libra白皮书在其官网公布,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直接引发了7月份美国参众两院的听证会,美国国会甚至致信Facebook高管要求停止Libra的研发。

  从另一方面看,Libra是人类向全球统一货币形态演进的一次尝试。成功的话,可能颠覆现有的全球货币体系。而即使不成功,将为一个真正的全球统一数字货币的成功积累经验。

  诞生

  发币环节中心化,流通环节去中心化

  根据Libra白皮书所述,Libra是“货币”及其相对应的金融基础设施的结合体。由三个部分构成:作为底层技术架构的安全、可扩展和可靠的区块链;充当内在价值依托的储备资产;作为独立治理机构的Libra协会。

  将Libra仅仅看作技术和新金融服务治理机制的输出方还是过于抽象,很多人形象地把它比作“支付宝(境内支付)+SWIFT(跨境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对Libra的认知问题。

  不过,跨境支付只不过是Libra一个维度上的能力,要想更深入地认识它,需要将Libra放在不同的坐标中去理解。

  火币Labs总经理杨锦炎博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只有把Libra和法币(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比特币和其他稳定币做比较的时候才会更好地看到它的创新以及差异之处。”

  在杨锦炎博士看来,“ Facebook的支付想要成功,就需要非常低成本解决跨国支付的问题,这是其用户构成和用户结构决定的。”

  另外,Libra虽然建立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之上,但它并不是完全的去中心化,而是采用了“发币环节中心化,流通环节去中心化”的模式,这应该是它与比特币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众所周知,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及其转账速度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支付领域作用的发挥。所以,Libra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位为“稳定币”。为了保证币值的稳定和真实价值支撑,Libra在发行方式上采用了“抵押发行”,即每发行一个Libra代币都会在相关托管机构里存入与该代币等值的资产作为价值支撑。

  而这个等值的资产,就是Libra发币时锚定的一篮子货币。Libra白皮书上写得很明确,这些被锚定的资产不会是黄金,“但它将采用一系列低波动性资产(比如,由稳定且信誉良好的中央银行提供的现金和政府证券)进行抵押”。在听证会上,Libra项目负责人马库斯则进一步表示,这些被锚定的资产有一半会是美元。

  在Libra体系中,用户获得的是Libra完全意义上的所有权。由于区块链的算法账本是分布式的,全网只有一个账本,通过全网的计算机节点记账,没有管理员、没有后门、不可篡改、透明可查询。账本自身就可以证明真实性,不需要任何中心化机构的信用予以背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Libra就是一种新型现金,从经销商将等值的储备资产放到指定的银行信托机构托管之后,这些被发行的Libra代币就存在于中心化账本上不可更改。

  值得注意的是,在Libra的设计规则中,用户虽然不能获得储备资产银行账户上的利息,但并没有限制人们通过对自己拥有的Libra对外借贷而获得利息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在Libra的链条上可以产生基于Libra的借贷业务,以及各种各样的衍生品业务,比如代币的托管、代币的资产管理、代币的投融资等,而这些业务又会催生出数字货币世界的托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虚拟银行和投融资机构,这些机构通过网站、APP和DAPP(去中心化应用)就可以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这也就是Libra最终创造的新的金融生态。

  在杨锦炎博士看来,这一新金融生态将存在于传统金融产业链之外,对传统的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制度产生挑战,而Libra最终会下沉为新金融的基础设施,成为新技术和新制度的输出者。这也正是传统金融机构及监管层对Libra的担忧所在。


  创新

  Libra锚定的是一篮子货币

  中信证券(600030)研报认为,Libra也许不是终结者,而是一个新时代开启的起点。

  杨锦炎博士也认为,“虽然Libra在发行模式上并非原创,但它的规模效应非常大,即使它不成功,将来也一定会有某种加密货币在这个方向上取得成功。”

  那么,如何认识Libra所代表的方向呢?它的创新点到底在哪里?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