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全国专项之聊城大学“阳光助力 爱心启航”服务队走进栾付桂村

时间:2019-08-16 07:4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大众网·海报新闻聊城8月12日讯 大学生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是各高校在暑期开展的一项意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20 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随后逐步在各高校展开,时至今日已成为各大高校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性活动,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7月,聊城大学“阳光助力,爱心启航”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聊城市冠县定远寨栾付桂村进行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服务队已在栾付村建立长期社会实践基地;团队拥有完善的选拔、培训及开展活动的制度,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可以更好的实施项目的活动;服务队此次项目主要是针对栾付村区域的青少年儿童这个群体,群体规模大,受益儿童数量多,因此项目的针对性比较强。 

  聊城大学“阳光助力 爱心启航”服务队走近“三下乡”。 

  生科筑梦未来 共阅科普图书 

  为培养同学们的阅读习惯,养成独自思考和勇于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读书兴趣,下乡第七天,志愿者们为当地的孩子们举行了筑梦未来——科普图书馆活动 

全国专项之聊城大学“阳光助力 爱心启航”服务队走进栾付桂村

  书籍是人类成长和进步的阶梯,同时,因材施教是传统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次活动中,志愿者将自己募捐到的图书与村里的书籍进行归纳整理。针对不同同学的性格、年龄以及不同的性格要求进行分配,使每位同学尽量找到适合自己的图书进行学习,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活动积极性。志愿者带领同学们进行示例阅读,教授他们在读书过程中如何进行读书笔记的书写,以及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记录习惯,以保证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同学们都能够学有所得,从而多读书,读好书,形成良性循环。 

全国专项之聊城大学“阳光助力 爱心启航”服务队走进栾付桂村

  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我的书,我的梦征文活动,并将优秀的作品通过网站投到相关的征文比赛中。同学们通过参加本次活动,真正体会到了寓教于乐。 

  描绘科普之翼 生科助梦飞翔 

  为保证大学生综合发展,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小朋友了解生物科学,助力知识学识,第八天,志愿服务队举办了科普之翼义务科普宣讲活动。

全国专项之聊城大学“阳光助力 爱心启航”服务队走进栾付桂村

  本次宣讲内容范围面广,从过去达尔文进化论到现代杂交水稻生物技术,从医学仪器的使用到动植物结构,无不涉猎。志愿者们首先讲解到现代医学仪器的使用,如血压仪,听诊器等,并对其原理构造进行了介绍。医学作为生民大计,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粮食同样如此。因此,志愿者们又讲到了现代水稻杂交技术。杂交水稻有力推动了温饱问题的解决,其创始人袁隆平功不可没。同时,志愿者们还帮助小朋友学习生物的分类并讲述了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依据。对于河蚌等小朋友们感兴趣的生物,志愿者们细心地阐述了其身体的各个结构,并通过模型来讲解其所执行的特定生命活动。

全国专项之聊城大学“阳光助力 爱心启航”服务队走进栾付桂村

  对于为人类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巨匠,志愿者向小朋友们详细地讲述了他们的事迹并希望小朋友们向伟人看齐,努力学习,服务社会 

全国专项之聊城大学“阳光助力 爱心启航”服务队走进栾付桂村

  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来说,科技文化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也比较薄弱。因而,通过三下乡的机会,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次客观认识美妙世界的机会,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这也是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所在,用科技文化力量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世界,感受科学的魅力。这就是三下乡,这就是聊城大学阳光助力 爱心启航服务队的志愿服务活动。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