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7-22 18:5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如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就我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意义

  1.战略意义。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坚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在推动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2.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省正处于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新形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新需求,努力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对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我省教师队伍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地方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有的地方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还须加大;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教师培训有待加强;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中小学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合理,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高校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缺乏;教师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就愈发凸显。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要求

  3.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突出师德师风,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让全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4.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突出师德养成。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师德为先,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师德养成,让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