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时间:2019-07-18 16:0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认识宗教属性、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明确指示和重大部署,深刻阐明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标志着我们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的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本观点是围绕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而展开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基本观点的坚持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

  对宗教本质和社会作用的系统阐释。宗教的本质是一种有神论世界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现象,如何看待宗教本质上是如何看待信教群众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要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善于按照宗教规律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宗教本质和社会作用的阐释是宗教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奠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认识根基。

  对宗教问题的精准研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要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认识宗教因素在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特殊地位,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宗教局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宗教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具体处理办法,并不断解决新问题,找出其中带规律性的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

  对宗教工作的顶层设计。深刻领会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有机内涵,把其融入实践之中,“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新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顶层设计,对宗教工作顶层设计涉及宗教工作本质要求、方针政策、组织保证及价值目标等各个方面,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实践路径。

  对宗教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宗教工作经验时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 宗教同所在社会相适应是宗教生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是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的过程。要发挥好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引导信教群众、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理论根基、特色优势、实践路径和思想精髓,体现了科学性与创新性、时代性与针对性、实践性与指导性、开放性与凝练性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的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用“导”的态度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创造性提出用“导”的态度坚持好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指出这是关键所在。“导”是要把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宗教活动导向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正确道路,接受党和国家的依法管理;是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宗教问题,防范和治理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违法活动。做好“导”的工作,就要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有力、有效。以“导”的方式做好宗教工作,明确了党的宗教工作方向,有利于增强党的宗教工作能力,提高党的宗教工作成效。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浸润下,继承和发扬我国宗教多元包容、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与爱教的统一,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的重要任务,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正确路径。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